&esp;&esp;冤有头债有主,元崇烨与这对阴鸷的母子不同,他只想为武帝报仇雪恨。
&esp;&esp;元崇广冷笑一声:“谁杀的又有何区别,难道我说不是我,你就能放过我?”
&esp;&esp;陆云起在外围奋力拼杀,隔着不远的距离,他看见兄弟二人模糊的背影。
&esp;&esp;八皇子手中的长枪不知为何忽而垂向地面,二人缓缓说了几句,新帝手中的长剑毫无预兆挥向八皇子。
&esp;&esp;八皇子不知为何闪躲不及,竟硬生生被砍中。
&esp;&esp;陆云起见状疾步冲向高台。
&esp;&esp;元崇烨捂着鲜血淋漓的手臂退到死角,危机关头,是陆云起一剑射穿了新帝的胸膛。
&esp;&esp;帝薨,可战火却并未戛然而止。
&esp;&esp;禁军得了楚太后命令殊死抵抗,这一役,从天明到深夜。
&esp;&esp;幸而援军及时赶到,易知舟率领的陇西骑兵强势控制了皇城外围涌来的禁军守卫。
&esp;&esp;至此,胜负才见分晓。
&esp;&esp;前朝官吏或死或伤,但更多的是心怀戚戚,新帝丧心病狂砍杀忠臣良将,如今新帝薨,八皇子在一众起义士兵的拥护下登上王位。
&esp;&esp;江山在一夜之间易主。
&esp;&esp;士兵奉命在后宫内外搜查,可始终不见楚太后的影子。
&esp;&esp;陆云起蹙眉:“皇宫禁地,难道真叫她飞了不成?”
&esp;&esp;军医正在替元崇烨包扎伤口,男人清俊的侧脸上看不出什么喜色。
&esp;&esp;伫立在江山堪舆图前的易知舟轻叹一口气:“这皇宫说大不大,想找一个人,并非难事。”语落,他拍了拍元崇烨的肩头: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
&esp;&esp;陆云起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元崇烨,少年帝王似乎心事重重。
&esp;&esp;元崇烨对上易知舟灼灼的目光,想起方才在御书房门口,他到底心慈手软了,有心放兄长元崇广生路,却不想他死到临头依旧恩将仇报。
&esp;&esp;“承明殿内有一条密道,可通往宫外的金闵池。”语落,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。
&esp;&esp;易知舟亲自带着人前去承明殿,果不其然找到了那个密道,还有即将通过密道逃离皇宫的楚太后。
&esp;&esp;她充满恨意的眼神令人骇然:
&esp;&esp;“你父亲铁血军魂,可你却为了一个女人,让陇西骑兵成了叛军乱党,你父若泉下有知,不知该作何感想?”
&esp;&esp;易知舟眸光定定,看着疲于奔命的楚太后,语气冷然:“我早就说过,陇西易家只忠于江山黎民。你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,却仍旧不知满足,弑君篡位,谋害皇嗣,时至今日,却还指摘旁人?”
&esp;&esp;楚太后看着这个眉眼熟悉的年轻男子,她只觉得悔恨不已:“当初,本宫真不调你回来。”
&esp;&esp;易知舟不欲与她纠缠,他从副官手中接过三尺白绫,搁在她的不远处。
&esp;&esp;楚太后见状瞬间愣在原地。
&esp;&esp;可就在易知舟转身离开前,她仍旧拼死挣扎:
&esp;&esp;“你以为元家人会信任你?会感谢你?”
&esp;&esp;“你功高盖主,下场只会比你父亲更惨!!”
&esp;&esp;“元家个个都是冷血无情的厉鬼,那元崇烨借你之力登顶,往后只会对你心怀芥蒂;还有那个元季瑶,她靠美色拉拢你,难道还能爱你一辈子不成?易知舟,你不会有好下场的,你不会有好下场的!”
&esp;&esp;凄厉的咒骂声响彻屋宇,易知舟缓缓拨弄着手中的马鞭,全然无视身后渐渐勒紧的白绫。
&esp;&esp;薄雾晨曦,朝光万丈。
&esp;&esp;元启年腊月初三,北朝第二位皇帝元崇广命丧起义军剑下,谥号哀帝。
&esp;&esp;次日八皇子元崇烨手持龙虎兵符,继承帝位,改年号为元康。
&esp;&esp;元康年三月初三,夜。
&esp;&esp;修缮一新的金銮宝殿内,新晋帝王正埋首案牍之间,那张与武帝足有八分肖像的面上流露出淡淡的疲惫。
&esp;&esp;重新被启用的大太监曹宇忍不住开口劝慰:“陛下,夜深了,您也该歇一歇了。”
&esp;&esp;新帝即位以来宵衣旰食,实在令人钦佩赞叹。
&esp;&esp;元崇烨头也不抬问道:“易将军人呢?”
&esp;&esp;曹宇躬身:“回禀陛下,大将军奉命整顿禁军,今日出城了,”
&esp;&esp;话音未落,只听殿外传来脚步声。
&esp;&esp;果然,新晋大将军易知舟与吏部侍郎陆云起双双前来觐见。
&esp;&esp;陆大人一身绯色官袍,面带笑意文质彬彬,与那日起义军前杀伐果决的将领判若两人。
&esp;&esp;新晋大将军易知舟倒依旧是那身银光战甲,眉眼端肃,身子拓跋。
&esp;&esp;“微臣拜见陛下。”
&esp;&esp;“微臣拜见陛下。”
&esp;&esp;帝王闻言,审视的目光扫过对面两位肱骨:“禁军那边进展的如何了?”
&esp;&esp;新帝即位,无论前朝还是后宫,自然要从上到下梳理一遍。
&esp;&esp;易大将军走马上任的第一件差事便是整顿禁军,肃清余孽,梳理皇城守卫。
&esp;&esp;易知舟:“回禀陛下,臣今日已于陆林猎场校验过禁军,全体将士忠肝义胆,兵力强劲。”
&esp;&esp;新帝点点头,转而看像陆云起,只见后者躬身一拜,音色朗朗:“回禀陛下,吏部已按计划完成了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调用,这是具体名册,还请陛下过目。”
&esp;&esp;曹宇将折子呈上去,陛下一目十行,半晌后才满意地点点头:“陆爱卿辛苦了。”
&esp;&esp;陆云起轻笑一声颔首叩谢:“陛下言重,此乃微臣分内之事。”
&esp;&esp;语落,只见龙案后的年轻帝王一袭玄色圆领广袖长袍,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狭促,他不经意举起手边的另一道折子:“今日前朝后宫事务繁多,多亏有两位爱卿替朕分忧,这不,内廷司又上折子,禀告恭迎太后一行之事。”
&esp;&esp;一旁的大太监曹宇急忙偷瞄向易大将军。
&esp;&esp;果然,后者清冷端肃的面上涌起些许波澜。
&esp;&esp;陛下继承大统当日,易大将军就迫不及待请命,要亲自去陇西迎回太后与九公主。
&esp;&esp;只是不知为何,陛下竟然未允许。
&esp;&esp;硬生生按着易大将军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