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想听的歌吗?”林知韫打开音乐软件,“搜索歌名,点这个就行。”
“那我可以看你的歌单吗?”陶念的手指悬在“我的创建”上方,等待林知韫的答复。
她始终都是这样,如果林知韫不同意,她是决计不会撒娇耍赖打开的。虽然陆瑾年经常教育她“会哭的孩子有糖吃”,可她总觉得,那颗糖,如果是属于她的,就不应该是哭来的。
导航提示音恰在此时响起:“前方两百米红绿灯左转。”林知韫瞥了眼后视镜:“可以啊。”她轻踩油门,加快了车速,“你可以直接点开听。”
陶念始终觉得歌单是很私人的东西,因为很多人的心思、情绪可能会与某些音乐产生一些不谋而合的默契,准确来讲很多歌曲也正是在产生了一些感觉、发生了一些事情之后所带来的灵感,从而成为创作背景。就是为什么很多歌曲传唱度高,因为承载了某种普遍的情感共鸣,让不同经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
歌单的隐私性恰恰源于这种私密的情感联结。正是由于客体本身心思细腻敏感,歌单本身所隐含着他/她很多的情愫,用听歌的形式隐晦地自我交流,并不想被他人察觉。
陶念打开那个叫“离开”的歌单,粤语歌居多。她抬手,点开了一首林知韫上次播放记录的一首歌——《离开拉斯维加斯》:
“如若你太累只需捉紧我臂弯
陪着我一起走出过去的黯淡
时日有限不要回头永不折返[1]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