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4章(2 / 2)

到了行在临安。

与他们同时抵达临安的,还有宋金两国写着议和条款的国书。

检视其文, 要言有三:

自议和达成之日, 大宋官家赵昚须将金国皇帝完颜雍呼为叔,自称为侄;

大宋每年向金国进贡银、绢各二十万,称为“岁币”;

宋金两国除维持原有疆界外,大宋还须将泗、唐、邓、海、秦、商六州土地割让金国。

显而易见,这份和约是屈辱的。但较之昔年赵构夹着尾巴应允的那份“绍兴和议”,针对赵昚的这份其实已经温和得多——至少大宋无须再向金国俯首称臣, 且每年的进贡也减少了五万两。

这些都是似魏杞般铁骨铮铮的使臣们, 在燕京时靠着绝食、忍辱与据理力争才换来的。

魏杞返抵临安的当日,赵昚立刻便召见了他。

可出现在赵昚眼前的, 却并非离开临安时那位温文儒雅的文臣, 而是一位须发皆白、直似耄耋老朽一般的人。

不过短短一年, 谁能料到竟成如此衰鬓苍颜。

年轻的帝王面带微笑地望着他的臣子,笑着笑着便觉唇角颤抖,掩在袖中的手指也跟着颤个不住。

自那日起, 赵昚离开寝殿,未偕任何宠妃, 而是独自搬去了宫里的翠寒堂。他想在偏僻的翠寒堂小住些时日, 让自己静一静。

翠寒堂位于皇宫西侧, 原是昔年赵构还未退位时修筑的一处避暑之所。

北人南来, 比之东京开封府的天高气爽, 位于江南的临安府总让人觉得暑湿难耐。于是赵构便命人于选德殿不远处建此清凉小堂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