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2章(1 / 2)

曹操道:“去吧,再给奉孝包些带回去。”侍女微笑着去了,捧了两杯茶放置二人案上,领着左右下去。

郭嘉抿茶,笑说:“主公可知这茶为什么又?叫一瓯春?”

曹操:“奉孝请讲。”

郭嘉摇头晃脑:“天府无?所有,聊赠一瓯春。”

曹操对上郭嘉揶揄的眼睛,心下会意,笑了出来,尔后神?情凝肃:“孤有一爱将?,拥兵自重,不听调遣,一意孤行。孤实爱他,不忍处置,该当如?何?”

郭嘉眉头拧起,煞有其事道:“主公当留其家人子女于邺城为质,然后下令召其回邺,解其兵权,软禁深院……”

一语未了,二人对视,一起大笑起来。曹操指着郭嘉道:“知我者?,奉孝也。”

郭嘉止住笑道:“主公,这流俗之言便是鱼钩,若处置了,便是上了背后之人的钩,明面上不理会,暗地里悄悄处理了便是。”

曹操道:“奉孝之言,正合我意。”

说完,他又?叹道:“燕雀安知鸿鹄志哉?古人诚不我欺。”曹操用脚指头都想不出有人编排郭柔拥兵自重想要谋反的意图。

郭柔谋反了,百年之后传位给丽奴,不是谋了寂寞?再者?,二人不仅不是政敌,反而是盟友。曹操需要郭柔为家族掌舵保驾护航,郭柔需要借助曹氏势力施展心中抱负。

曹操看得分明,固然郭女王善治戎,但大部分将?士之所以追随郭女王,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身份,相府二公子的妻子,长孙的母亲。

曹操的心腹他们挤不进去,二公子擅文?学他们说不上话,好不容易来个会打仗的郭少君,他们可不就迎上去?

且不谈这些,但就郭柔的才干,即便她养了男人,曹操也只会劝曹丕冷静。

人才难得,曹操寻寻觅觅,亲子养子族子几十个,方从中开出顶级人才,行军打仗,抚民?理政,样样在行,岂能让曹丕寒了这等人才的心?

再说了,那可是郭女王!观其志向?是奔着做圣人去的,哪有时间给自己找一堆麻烦事?

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。”郭嘉以茶陪饮。

曹操一边喝酒一边叹息,感慨年华逝去,跟着他的老人老的老(程昱),病的病(郭嘉),死的死(荀彧),不禁以箸击案,吟诵道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谁知我心?谁知我心?”

郭嘉举着茶杯顿了一下,心道,主公过分了,刚才还说他知他,现在又?开始求知音了。

郭嘉现在身子虚弱,曹操不敢劳动他出谋划策,便把要退的程昱叫回来继续出谋划策。

吴质出去宴会时,被?问?及如?何看待郭女王与臣下交往过密,只回了一句:“谨守主臣之别而已。”回来便给曹丕告状。

曹丕气得拍案:“竖子欺人太甚。”

吴质忙劝:“我不敢隐瞒,故而回禀公子,公子若动怒,便是中了他们的圈套。”

曹丕说:“为之奈何?”

吴质想了半日:“在下智谋不足,已经?技穷。公子何不去问?贾大夫?”若论?算计人心,恐怕只有郭嘉能与之媲美。

“他?”曹丕沉吟下一下,道:“我今日就去拜见贾大夫。”

暮色沉沉,曹丕乘车来到贾诩府上,径直进去,吓了贾诩一跳。“求贾大夫救我。”曹丕见面便拜。

贾诩忙将?人扶起,就问?:“老朽岂敢当公子大礼?请问?何事。”

曹丕嘿了一声,不忍说又?不得不说:“拙荆为了国家身冒血战,骨肉分离,现在竟有人……唉,说些不着边际的话。”

贾诩扶曹丕坐下,又?问?:“公子如?何看?”

曹丕义正言辞道:“自然是无?稽之谈。”

贾诩抚须叹道:“公子有此言,可见不是凡俗之人。非凡俗之人,遭人嫉恨是常有的事情,故而不免有流俗之言。”

曹丕问?:“请贾大夫教我。”

贾诩道:“公子只按平常行事便好。”

曹丕:“只按平常行事便好?”

“便好。”贾诩点?头,又?笑了:“听闻少君有诗云:天府无?所有,聊赠一瓯春。老朽不禁想起了年少轻狂的事情。”

“贾文?和竟然也有年少轻狂。”曹丕一边心中纳罕,一边谦虚道:“内子才薄让贾大夫见笑了。”

贾诩赞道:“公子与少君伉俪情深,羡煞旁人。”曹丕闻言笑起来,又?说了几句话,不便久留,便回来来。

路上,曹丕心中纳闷,女王这首诗流传甚广,为什么自己回的《善哉行》没有人知道的,他暗地里叫人外传播了,而且写得缠绵悱恻,朗朗上口,。

曹丕也不想想,郭女王的诗才几句,而且将?情意和春天浓缩在一瓯茶叶中,举重若轻,写得绵长隽永,连曹植都忍不住称赞写得好。

曹丕回去找出自己的诗集册子,翻了半夜,决定改推他之前写的《燕歌行》,让天下之人看见他与女王的情比金真。

“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。

群燕辞归鹄南翔,念君客游思断肠。

慊慊思归恋故乡,君何淹留寄他方?

贱妾茕茕守空房,忧来思君不敢忘,不觉泪下沾衣裳。

援琴鸣弦发?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

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。

牵牛织女遥相望,尔独何辜限河梁。”

他望向?窗外的月光,叹息:“你我同沐一方春光月色,却如?牵牛织女遥遥相望……”

作者有话说:1采茶逢驿使……一瓯春。--改编陆凯《赠范晔诗》

2有美一人……何以忘忧。--曹丕《善哉行·有美一人》

3秋风萧瑟……限河梁。--曹丕《燕歌行·其一》

郭柔在成都呆了八年。

八年间, 风云变幻,她一面接连挫败孙刘联手进攻,一面施展抱负, 分田地推行均田制, 改进农具粮种,修缮水利,建学?校医馆, 兴文教, 推广文武考试……

破坏容易,重?建难,要做的事情太多,郭柔呆了八年仍觉得尚有未尽之处, 可如?今她不得不回去了。

荆益的天地太小,邺城有更广阔的天地, 供她翱翔。

天未亮, 她悄悄带着人出了城门。守城的士兵目送郭尚书消失在晨雾中,忍不住红了眼?睛。

郭尚书是?一位好官,公正廉洁, 为民做主?,心里有他们,无?怪乎他们奋死效命。东边的朝云如?同蜀锦般绚烂,太阳要升起来了。

太平快要到来了,这是?郭尚书经常说?的话。

天下定?于何??天下定?于一。只?要天下一统,太平便随之而来。他们对此充满了希望。

郭柔一路北上, 取道阳平关,入汉中,再经关中, 回到邺城。魏王太子曹丕于城外亲迎。

十年未见,两?人的脸上都多了风霜,再见之时竟有些恍惚。怔愣一瞬,郭柔上前行礼道:“殿下。”

曹丕慌得扶起她:“快起来快起来。”嘴唇颤抖,说?话也有颤音。

“阿母。”三个儿女过来行礼,丽奴已经十五岁,生得挺拔俊秀,比曹丕还要高上几寸,山君气质沉静,鹅蛋脸面,眉眼?间有几分卞夫人的模样,獾奴则好奇盯着传说?中的阿母,眼?睛灵动无?比。

郭柔一一见过,曹丕道:“走吧。”同人同乘一车,三个儿女跟在后面。车上,借着衣袖的掩饰,郭柔摸着猛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