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2章(1 / 2)

姚淼淼不免遗憾,两次都是在小星星生日之前要走,特地留了个大红包给小星星。

小星星被舅舅抱着亲了亲姨姨:“姨姨再见,姨姨还来。”

姚淼淼真是舍不得这个小闹闹,尤其是想起他在泥塘里的傻样,一颗心都要化了,抱着亲了又亲,这才转身上车。

火车开动,小星星哭了:“呜呜……姨姨走了。”

姚卫华赶紧把他新做的拨浪鼓拿出来哄孩子。

这可不是一般的拨浪鼓,两边的材质是不同的,一边是木片,一边是铝片,他可是花了好一番心思,才把这玩意儿做了出来。

小星星好奇地晃了晃,呀,跟以前玩的居然不一样。

一边的声音脆脆的,一边的声音有点闷,好好玩!

姚卫华便跟他猜迷:“舅舅闭上眼睛了,让舅舅听听,小星星这次晃的是哪边啊?是木头的这边吗?”

小星星不知道舅舅是故意猜错的,笑着指了指铝片的那边:“错啦,舅舅笨。”

哈哈哈,姚卫华让他继续。

小屁孩又笑:“错啦,舅舅傻。”

眼泪都没干呢,已经笑成了一个小傻蛋。

姚栀栀不得不佩服三哥哄小孩的本事,有时候甚至会怀疑,自己要是从小被这个哥哥爱着护着哄着宠着,会不会也变得恃宠而骄呢?

大概会的,但她不会害人。

所以还是姚晶晶的问题,不是别人的错。

试问,亲人爱护孩子,何错之有?没人教她杀人放火,能有那些歹毒的念头,肯定是别的原因。

要么是天生坏种,要么就是为了隐瞒身世,接触了歹毒的人,把自己也染黑了。

姚栀栀唏嘘不已,忽然有点担心,这边的就监狱都漏成筛子了,姚晶晶会不会也出来了?

回去让婆婆找人打听一下好了。

上了公交,姚栀栀看着后退的街景,琢磨着接下来的安排,不经意间打了个哈欠,祁长霄见了,赶紧把肩膀给她靠:“你睡会儿,到了我喊你。”

姚栀栀笑笑,握住男人的手,依偎在他肩头,放轻松。

正准备打个盹儿,车子在前面的站台停下,上来几个老熟人。

呦呵,这不都是去年大杂院那边被抓的混子吗?

这么快就出来了?

姚栀栀看着接连亮起的瓜源警报,陷入了沉思。

吃瓜关键词居然出奇的一致,全是“行贿越狱”。

这个胡主任,也太嚣张了吧,把监狱当成他的摇钱树了?

这么下去,胡主任倒不倒还是两说,起码她婆婆又要整天跟这群混子斗智斗勇了。

想想就来气。

不行,她得做点什么。

回到家里,她跟祁长霄商量了一下:“对付这种人,总得让他得罪了更高一级的领导才行。倒也不用得罪领导本人,只要他不小心得罪了领导的什么亲戚就有乐子看了。”

祁长霄深表赞同:“那就让陆鹤年去查一查,看看胡主任能接触到的人里头,有没有亲戚在省城当领导的。”

“好。”姚栀栀不打算亲自出面,怀孕呢,又不舍得自己男人出去接触那些人,而且这也不像祁长霄平时会做的事,还是陆鹤年最方便。

他本来就是跟混子打成一片的社会闲杂人员,三教九流的,反倒是有更便捷的消息渠道。

不过他们也不好总是往陆鹤年那边跑,姚栀栀便干脆写了封信,同城的,第二天就能到。

地址随便杜撰了一个,署名也随口胡诌了一个,谢芝兰,用的是她妈妈的姓,也挺好的。

陆鹤年收到信差点没有反应过来,拆开信封,看到里面内容,才明白是姚栀栀的玩的障眼法。

他确实知道两个在省城有亲戚的,把信收好,他便出去了。

想让那两个二百五告状,简单,只要让行贿越狱的那几个不小心跟他们起冲突就行了。

毕竟那两个人跟越狱的几个有个共同的爱好——钓鱼。

以前没少为了打窝的地点起冲突,都是他调解的。

那两个二百五经常翘班去钓,他宁愿那两个二百五多翘几天班,他才能代班多赚点钱。

这两天太奶去世,那两个二百五倒是通情达理,没有找他,那他去找他们就是了。

山不就我,我就山。

再险峻的大山,只要意志坚定,就一定可以翻越过去。

中午,副食品厂门口都是推着自行车出来的职工。

陆鹤年站在老地方等着,很快看到目标人物出现。

这俩兄弟都姓周。

老规矩,他伸手要钱,两人随便安排代班的时间。

虽然他一个人代不两个,但他可以找别人帮忙,所以那群混子都爱捧他臭脚。

谁不想赚点外快呢?何况他落魄之前是风光过的,他们等着他东山再起呢。

收了代班费,他便回去准备,自己先去郊外的湖里钓了一条大的回来,当场就给杀了煮了,馋一馋那群混子。

很快,闻到味儿的混子们都围了过来。

呵,鱼死了,但是更多的鱼又上钩了。

秘密(二更)

副食品厂, 厂长办公室。

曹广平看着面前的男人,沉思了很久。

直到手里的烟屁股烫了手,这才赶紧把烟蒂扔了:“你说的这个, 不太好办啊。”

祁国平再三保证:“你放心, 我肯定做得很隐蔽, 不会被人发现的。这些原料可都是宝贝啊,与其卖给下面的小作坊,不如卖个好去处,多赚点。”

曹广平重新点了根烟, 眯眼打量着祁国平:“谁让你来找我的?”

“还能有谁, 胡主任呗。你放心,这事我做了好几次了, 好处大家分, 风险我来背。”祁国平非常恭敬,说话的时候很客气。

他知道, 曹广平跟胡主任关系不错, 也是有了胡主任的掩护, 曹广平才敢偷偷把原料卖给下面的小作坊。

上头问起来,为什么产能不足, 就说是厂房年久失修, 淋了雨,把原料泡坏了。

都是些面粉啊什么的,这个借口很好搪塞。

谁让这年头买什么都要票呢?总有人买不起这些, 但不耽误他们有钱。

比如那些黑市的商贩,他们手里的钱可真不少。

再比如一些手艺人,给公社的手艺制品站做零工,一个月分到的票非常有限, 但他们的工钱是很可观的。

这一类人对于改善生活的需求非常高,所以曹广平就一不做二不休,偷偷把原料卖给了郊区的小作坊。

赚了钱,他也能拿不少好处,反正他是个厂长,各种票据不缺,就缺大把的钱,越多越好。

谁都不是傻子,知道目前这个经济模式是持续不了的,总有一日会改革,到时候一旦有了机会,没有钱可怎么好呢?

当然要提前准备着。

现在,祁国平有了更好的路子,曹广平也是心动的。

可他担心这条路子不稳当,不牢靠,少不得再三斟酌。

祁国平劝道:“曹厂长,你好好想想,这事如果没有人给我罩着,借我几个胆子我也不敢啊。再说了,最近有风声,政策就快松动了,今后一旦改制,这厂子里的问题也就可以混水摸鱼的混过去了。你再叫人把库房的瓦片拿掉一些,坐实了漏水的情况,谁能真的找你追究责任吗?刮风下雨也不是你说了算的,对吧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