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03章(2 / 2)

“王叩头切谏”、“王又言:‘在德不在险’”。

有人说这是赵匡胤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太大了,所以不得不放弃迁都。

但秦念不这么认为。

因为其他人的反对根本动摇不了赵匡胤。

开宝九年八月赵匡胤又组织起军队攻打北汉,并且多次得胜。

这就足以说明他依旧可以随意调动军队,他能调兵去攻打北汉就能调兵来清君侧。

以赵匡胤的武力值,他要是铁了心易储——

说句不好听的,他完全可以轻松单杀赵光义,都用不着军队。

赵光义的“叩头切谏”才是重点。

这些人以及赵光义都反对迁都,以赵匡胤的能力,也必然能从中看出赵光义对皇权的渗透。

赵匡胤放弃迁都,就是放弃易储,甚至对赵光义的权势丝毫不觉忌惮:

开宝九年六月赵匡胤步行去赵光义的府邸监工建池塘,七月又亲自去视察建成的池塘。

这分明就是一个明知赵光义根基深厚、却并不在意的超级扶弟魔!

【刘彻:犹豫?】

【秦念:他起了易储之念后,就以开封无险可守为由想要迁都洛阳,这样就可以脱离赵光义经营十几年的势力范畴。】

【刘彻:既然军权在赵匡胤手中,又何须以此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?】

在刘彻看来,只要军权在手,大不了屠了开封那些与赵光义勾结的乱臣贼子。

何须被迫迁都?

【秦念:老赵可心疼他弟弟了,哪里舍得强行夺权?朕怀疑他原本打算在迁都洛阳之后,依旧将开封交给赵光义。】

【刘彻:……?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