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儒家独大的后世,名声可不怎么好听”。
这个后世,竟是从刘弗陵就开始了?
是啊,他当太子的时候,除了儒家大贤的教导,还有先帝亲授为君之道。
刘弗陵八岁继位,谁能教他帝王之术?
儒家又怎会甘心只当一张皮?
【刘弗陵:规则所限,不能言。】
秦念恍然大悟。
难怪甲方要设定“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”这么奇怪的规则。
想必既是限定话题,免得群聊变成吵架大乱斗。
也能用来略过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的事情。
汉昭帝时期最出名的事件是“盐铁之议”,这场大议的重点就是讨论汉武帝的内外政策。
大议中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政策,与全盘否定汉武帝的六十多个儒生展开激烈的辩论。
这一年刘弗陵只有十四岁。
“贤良之士皆言阿父严刑峻法有违仁君之道”,说的极有可能就是这场“盐铁之议”。
六十多个贤良,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不多。
这场辩论以桑弘羊受挫结束,次年他因被牵连进燕王刘旦谋反案被族诛。
【秦念:孔子必然支持分封反对郡县,这么喜欢法古为什么不放弃郡县制回归周朝那样的分封?是后世的皇帝们不喜欢吗?】
除却嬴政之外,所有皇帝都无言以对。
就是不喜欢。
见史书上始皇帝如何掌天下之权,后世的皇帝又有谁还能接受周天子的“垂拱而治”?
【秦念:到法制一道,却变成春秋决狱,可笑。】
【刘弗陵:朕受教。】
刘弗陵得到答案:
儒家贤良之言,果然不可尽信。
儒生“不喜欢”先帝之治,故而极力言先帝之过错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