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72章(2 / 2)

朱瞻基此刻甚至得庆幸“明帝的早逝的原因有很多”。

如此一来,即便重金属中毒无解,但其他问题得以解决,自己或许也不至于早逝!

想到自己现在还算康健,并不像身患绝症之人。

是了,他虽然子嗣不丰,但也没有绝嗣。

必是还有其他原因,才致使自己早逝!

【秦念:说到医学院,那就不得不提第二个猜测:明朝皇帝的普遍早逝,跟太医世袭制度有关。】

第130章

【朱元璋:朕没有制定太医世袭之制。医生除了世代承袭替补外, 亦可于天下寻访,皆由太医院堂上官考核,合格方可录用为太医。】

看到世袭一词, 朱元璋就知道秦念又要提自己的过错。

但他真没有定太医世袭之制。

太医的能力攸关皇帝的性命,朱元璋当然不会如此草率。

【秦念:也就是说考生大多是太医子弟,以及民间的世袭医户。你怎么就确定医户之后擅长医术而不是打铁,铁匠之后就擅长打铁而不是医术?】

明太祖要求户籍世袭,并非是他不懂民情,相反是他太懂民情,他清楚民间的匠户是以家族传承为主,师徒传承为辅。

既然师徒传承大多只出现在没有家族传人的情况下,那他就直接改成户籍世袭制度。

明太祖或许还认为这种世袭制能使医匠不必分心其他事务, 就可以在本职技术上精益求精。

但这种做法的致命缺陷, 在于完全忽略个体天赋的差异。

有的人就是天生不适合学医, 户籍制度下他却只能学医,成为庸医后还得教导下一代行医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