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念说的是“几年”后,可以确定是多于四年。
因为“唐睿宗李旦”话题已经开放, 秦念含糊时间是为了避开规则限制,那就必然是涉及李隆基时期。
应是五年至九年之间。
………
二十八岁的李隆基同样意识到这一点。
不同点在于他的时间远比姑母紧张,好在他是阿耶禅让,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也都有西域作为去处。
朝政相对姑母时期更为稳定。
不知未来的自己……
想到西域南北皆危的未来,李隆基猜到未来的自己恐怕是错过了这一时机。
【李隆基(56):突厥又复叛?】
李隆基已经知道怎样规避规则限制。
那就是不能说具体年份、不能提及“开放历史话题”与当前话题时期不存在的人。
默啜死后,突厥就不断衰弱,突厥可汗小杀乞求当他的儿子,李隆基答应了,自此突厥不再袭扰大唐。
李隆基清楚这不是因为突厥真正臣服, 而是节度使扼守突厥南侵之路。
开元二十二年, 小杀被毒死, 其子即位后不久病死。
今年李隆基派李质携带玺书册封登利为可汗。
突厥内乱至此,李隆基一度以为突厥已经衰败,认为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复漠北之地。
事实似乎却与他所想截然相反。
大唐的疆域少于吐蕃,必是漠北之地未能收复, 才会是如此结果。
【秦念:突厥所占据的地方, 原本属于匈奴。】
李隆基懂了。
突厥已亡, 另一异族取而代之。
且依旧是大唐之患。
李隆基思索谁会是下一个“突厥”,想起一事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