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24章(2 / 2)

【秦念:但凡早点死,以他的巅峰时期的文治武功,说不定能排进声誉前十。怎么他就没遗传你的风疾呢?偏偏就遗传了武曌的长寿。】

话是这么说,秦念其实觉得李隆基幸亏没死那么早。

真让他死在开元盛世,位居明君之列,那才是便宜了李隆基。

开元盛世怎么来的?

除了承袭前面三位明君的遗泽,以及李隆基开元时期整顿吏治知人善任之外——

是改府兵制为募兵制,设立节镇来减少边防支出。

宇文融括田取得相当大的成效,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。

加上命好地遇上难得的风调雨顺,也就有了被誉为封建时代盛世之最的开元盛世。

然而与之相对的是:节度使军财政三权合一,权力迅速膨胀;向既得利益阶层妥协,开元十七年就将宇文融贬到外地,土地兼并问题迅速恶化,此后数次下诏禁土地兼并,处罚却相当轻微。

这节度使坐大、土地兼并问题急剧恶化的后患——

就该由李隆基自己咽下苦果。

【李世民:……】

【李隆基:……】

李隆基只是开始沉溺于享乐,但并不代表他昏庸愚蠢。

他甚至在思索秦念口中的“巅峰”是哪一年。

是之后,还是之前?

自己是否已经处于昏聩之中?

他想到三年前连杀三子,又想起今年借太后忌辰之名敕令寿王妃出家。

李隆基额上沁出冷汗。

【武曌:既是如此,李隆基为何不能为首选?晚年昏庸之事,亦能改之。】

太平公主掩饰好情绪。

她绝不能露出任何对陛下的不敬之色,哪怕现在她还没有抵达皇宫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