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章(1 / 2)

不, 她不是武曌。

朱元璋不得不再度想到秦念此前所说的上古时期“以女子为尊”。

男尊女卑之说, 从来就不是天经地义。

………

各朝各代的臣民皆大惊!

这民心所向、造反登基、用兵强于唐太宗、文治古今第一的秦念——

是女子?!

不仅是百姓愕然,群里也陷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寂静。

不是没人怀疑秦念是以武曌的方式篡位,但很快他们就想起秦念此前的言论:

“山河重整,百废已兴。”

这句话的背后, 是山河破碎。

加上秦念自认皇帝之中用兵第一, 就足以证明她是起兵造反。

………

武曌只是微怔, 就露出笑容。

原来如此。

果真如此。

当初秦念为陈皇后不平时,武曌就在猜测秦念或是女子。

只是武曌知道女子起兵造反成功的难度极高,因此否定了原先的猜测。

现在想来,以秦念展现出来的能力,她起兵造反又有何难?

仅是其针砭时弊、治国理政之才, 就是古今罕见。

【刘彻:你是女子?!】

【秦念:嗯。】

秦念的回答过于理所当然, 以至于刘彻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。

恍惚了几息, 刘彻才开始回想秦念此前所言:

造反登基,重整山河再兴百业。

面对三境强敌,不惜放弃修建陵寝甚至盗掘历代帝陵,对异族无所不用其极。

以科举开民智、兴农工商三业,依法治国。

这样的皇帝——居然是女子?

刘彻并非轻视女子。

高后女主称制,政不出房户,使得天下晏然。

这就足见女子亦有治政之能。

刘彻从不轻视女子,正相反,在窦太后压制下被迫藏锋数年,他对女子干政极为警惕。

但秦念——

她竟以女子之身做到如此地步?

………

嬴政同样震惊。

秦念是女子,她之前怎能说出……之语?

想到秦念曾言治军之事,嬴政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接受这个后人是女子的现实后,他开始思索储君之事。

若无天幕,就只有诸公子会被视为储君候选者。

甚至秦念此前提及李治当以“太平公主”为储君时,嬴政也只当是李治的公子皆无能之故。

可如今得知秦念是女子,嬴政就不得不思索——

若有公主的能力胜于公子,储君之位当如何选择?

【刘邦:秦皇真奇女子。】

刘邦不由得感慨。

此前四个话题、尤其在自身话题中,他与秦念相谈甚欢。

他全然未觉秦念是女子。

可见才能确实与性别无关——

武曌、秦念,皆是极其出色的皇帝。

【秦念:倒算不上“奇”。古今女性政治家并不少,就像你朝能够延续数百年,汉朝太后们的临朝称制功不可没。】

秦念意识到这是同事在找她帮忙:

在知道武曌以太后之身篡位之后,刘邦必然要重新考虑吕雉的问题。

甚至吕雉还不同于武曌。

武曌有子嗣,且她的子嗣都是李治的血脉。

皇位最终还是会落在李唐皇室,所以李世民的剧本能够轻易改写为接受武曌。

但刘恒不是吕雉所出,那问题就很复杂了。

【刘邦:朕的皇后应是其中之一。】

皇后吕雉面无表情。

哪怕她知道天幕接下来的对话,将会决定她的命运。

【秦念:汉史中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“本纪”,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——若无吕后治政,你朝或许早就亡了。】

朱元璋当即就想反驳秦念此言——

吕雉乱政,接连害死汉高祖三子,违背“非刘氏不王”的约定封吕氏为王,“天命几坠”。

汉光武帝因此将其迁出高庙!

但话到嘴边,朱元璋骤然想到哪怕是东汉编纂的《汉书》,也是为吕雉著《高后纪》,并盛赞:

“高后女主制政,不出房闼,而天下晏然,刑罚罕用,民务稼穑,衣食滋殖。”

汉朝诸侯王作乱,是在汉景帝一朝。

而自己同样分封藩王,观天幕声誉榜却是在朱允炆一朝,老四就篡位登基。

汉朝为何直至景帝才有七国之乱——或许就是因为吕雉诛杀数王。

不认可吕雉的汉帝,实则仅有汉光武帝,班固著《汉书》正是汉明帝一朝。

汉明帝是汉光武帝之子。

【刘邦:太平是武曌的子嗣……】

刘邦没有往下说。

他知道秦念必然看得出未竟之言是:

“但恒儿不是吕雉的子嗣。”

【秦念:武曌能称帝正与她的子嗣都是李唐皇室有关。而且她与李治二圣临朝二十年,朝臣多是她与李治一同提拔,而你朝的宗室与开国文臣武将都不会接受吕雉称帝。】

【刘邦:那朕就可以放心了。】

得知武曌是如何篡位,刘邦便松了口气。

武曌的子嗣都是李唐皇室,李唐宗室都知道未来依旧会是她与李治的子嗣继位,故而接受她称帝。

秦念曾说李世民的风疾发作于“贞观二十年”,李治又与武曌“二圣临朝”二十年——

这超过四十年的时间,李唐开国的文臣武将们应多已去世,故而朝中官员多是武曌所提拔,她登基的阻力不大。

但如今不同,大汉建国也就十年,恒儿已有七岁。

待十四年后,恒儿就可以亲政,此时大汉建国也才二十四年,开国功臣们应犹在。

譬如韩信。

秦念当初让恒儿拜韩信为义父,又言定诸王,救下诸多异姓诸侯——英布等人已尽皆入长安,皆削为侯。

恐怕就已经想到了今日。

吕雉的目光聚焦于“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‘本纪’,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”。

………

太后吕雉知道自己篡位登基的可能性很低,哪怕没有韩信,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。

而对于年轻的她,有韩信、以及其他被秦念救下的异姓诸侯,先帝也必将对吕氏族人作出限制,她已不可能篡位。

自己呢?

要赌吗?

胜的概率极低,败则吕氏全族皆诛,自己也将声名狼藉。

不赌,以太后之身跻身“本纪”,为后世称颂。

吕雉作出了决定。

刘恒入京以来,待她极为恭敬孝顺。

后世的汉皇虽然不是她的血脉,但刘恒的后人没有抹去她的功绩。

【朱元璋:武曌曾想让武氏子侄继位。】

李治疑惑地看向皇后。

武照比他更疑惑。

【武曌:朕从未有过这种想法。】

武曌此前犹豫不决,但犹豫的是立武轮还是武显。

——当然,一看天幕就知道,这两儿子之后都改回了李姓。

李显是雉奴立的太子,登基后为她所废,武曌不用想都知道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