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o章(2 / 2)

赵匡胤知道自己的民心为何涨幅如此巨大。

比如不久前才收取江南,江南百姓的民心必然处于极低点。

然而秦念不断言及他的爱民政策,新增之地的民心就随之迎来骤增。

………

刘彻也注意到了李世民与赵匡胤的民心变化。

李世民的民心下降,应是唐朝的匠户看到宋朝匠户有雇值,对李世民产生了不满。

不只是唐朝的匠户不满,群里秦汉唐各帝、武曌、朱元璋、朱棣的民心也都有下降。

呵,民心。

刘彻本欲讥讽一番民心的不知足,却又看到了稳居首位的秦念。

“……哼。”

【秦念:钱给够,自然多的是百姓愿意从事工匠行业,国家就不会缺工匠。】

秦念“贴心”地予以补充。

第83章

【李世民:朕当效仿宋制富国, 届时亦会效仿宋朝善待工匠。】

李世民想起秦念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

“不去改变农民的苦,只想着把农民牢牢禁锢在农田里。如果这叫做爱民,那可真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笑话。”

强制工匠世袭, 亦是虐民之举。

当李世民作出承诺,他的民心就又回到第三。

这是大唐百姓对他的信任。

他不会辜负这份信任。

【秦念:将服役制改为雇佣制,换来的是大宋工业的迅速发展:铁产量超唐朝六倍有余、丝织业两倍以上。】

【李世民:朕今日方知抑工之弊。】

大唐对匠户的管理沿用的是以前的制度,李世民从来没觉得有哪里不对。

甚至认为匠户世袭服役于国有益。

可见到唐宋的差距,李世民也就明白秦念为何执着于提高工商的地位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