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2章(1 / 2)

有后世秦皇此言,陛下应当不会杀他。

【刘邦:攻取峣关,亦是子房献策。增设军旗以疑秦军,复以郦食其劝降秦将。】

【秦念:然后再趁其不备袭取峣关,此计朕方才好像见过。】

刘邦又是大笑。

这后世秦皇说话有趣,大趣!

【刘邦:峣关已破,吾又于蓝田击溃秦军。抵达霸上后,嬴子婴捧着帝玺符节出城投降,朕入定关中。】

刘邦满意地看到自己的民心再度上涨。

已高于天幕初现之时。

【秦念:祖龙,这不是嬴子婴的过错,他即位太晚,已无力回天。】

【嬴政:……】

嬴政的沉默,是秦念此言,分明是支持子婴即位。

为何是秦王?

为何是子婴即位?

【刘邦:吾本欲留下他的性命,可惜一月后项羽入咸阳大肆屠戮,好在仍有始皇后人幸免于难。】

秦朝宗室虽先后被胡亥、项羽所屠戮,但公子高之后或有隐姓埋名藏身于民间者。

刘邦观秦念对胡亥的厌恶,猜测他应是公子高的后人。

………

嬴政勃然大怒。

于咸阳屠戮!

项羽!

项氏一族!

………

秦念知道,在刘邦说出“项羽入咸阳大肆屠戮”“好在仍有始皇后人幸免于难”时,项羽在祖龙的剧本里几乎是必死。

正如刘彻能放过为匈奴练兵的李绪、盗神道外堧地的李蔡、构陷张汤的庄青翟,甚至没有询问葬送七万军的李广利是何人。

但面对威胁到自身或者汉朝宗室的马氏兄弟和江充,刘彻就会追问身份,直接喊话“捕其全族”。

像刘彻这样的帝王,家与国就是绝对的逆鳞。

“家”就是宗室,国为社稷。

代秦立汉的刘邦,在嬴政的剧本原本也是必死之局。

秦念也是在救下刘邦时,就想明白甲方为什么给她安排“始皇后人”这个身份。

如果没有“复秦”这个设定,嬴政剧本里的刘邦及沛县人才、张良等六国贵族、甚至连兵仙韩信都别想活。

大秦二世而亡,逆鳞被撕开的祖龙必然会血腥清洗所有反秦势力。

唯有存在“始皇后人复秦”这个设定,祖龙才有可能在“始皇后人”的请求下放过刘邦,并重用汉初的人才。

很显然,甲方并不希望祖龙的剧本里,汉初的那些人才死得毫无价值。

那么现在问题来了——

项羽是不是甲方想要救下的人?

【秦念:祖龙,倘若项氏一族为秦效力,或可留项羽性命。】

秦念无法判断出甲方是否想要留下项羽。

就像甲方也没有明确告诉她,这个群存在的意义是改写意难平。

她是在群聊对话中自行发现甲方的目的。

甚至就连甲方想要保下刘邦以及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人,她也是在发现唯有“始皇后人”这个身份能保下刘邦后,才知道:

甲方不仅想要改写历史上的意难平,还想要避免新的意难平的出现。

假如项羽早夭,算不算“新的意难平”?

既然祖龙还活着,项羽就还未行屠城坑杀降卒之举。

有着项羽这样的猛将,北伐匈奴时必然能够减少秦卒的伤亡——虽然大秦的猛将很多,有韩信樊哙等人的加入后会更多,但勇将多多益善。

秦念没有继续思考保项羽的理由,因为她突然想到:

要不要保项羽,决定权不在她。

正如刘邦被保下,作出决定的也不是她,而在于祖龙。

她要做的是给祖龙铺设台阶。

要不要下这个台阶,是由嬴政的扮演者来决定。

她的工作,只是铺设台阶。

【嬴政:为何?】

第46章

【秦念:朕的大将军, 有助朕重定社稷之功。】

确定自己的工作只是铺设台阶之后,秦念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铺设这个台阶。

和刘邦只是触及“社稷”这个逆鳞不同,她只要说刘邦不可能再造反, 就算得上铺好了台阶。

但项羽屠戮咸阳,触及祖龙的家国两大逆鳞。

秦念要铺台阶,就必须兼顾两者。

甚至项羽和刘邦还有一点不同:

刘邦不是最出彩的武将,项羽却是,且项羽还是六国贵族,甚至算得上一身反骨,很难说他会忠于大秦。

如果只是说项羽能力出众,可以减少对匈奴作战的伤亡——

祖龙会在乎那点减少的伤亡吗?

显然不会。

需要同时兼顾“宗室”与“社稷”的台阶,秦念只能想到“项羽后人助始皇后人复秦”这个借口。

这是个扮演群, 大家都是熟知历史的打工人, 也都知道她扮演的是个假皇帝。

秦念不担心被拆穿——大家是同事, 又不是竞争者,也都知道她是在给嬴政的扮演者铺台阶。

谁会没事找事拆她的台?

【嬴政:……】

秦念的语焉不详应是天幕规则所限。

但嬴政看得懂他在说什么。

这个“大将军”,应是项羽之后。

项氏一族此时内部陷入激烈的争执。

有族人认为当假装愿意效力于秦,先避开灭族之祸, 再徐徐图之。

另一部分族人则指责对方只是贪生怕死。

【刘邦:项羽, 项氏, 名籍,字羽。】

刘邦只觉世事无常。

楚南公曰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。”

秦朝也确实可以说是亡于楚。

不想后世竟也是项氏助秦念复秦。

项羽屠戮咸阳,即便时隔数千年,始皇后人也不该为项羽求情。

可若是项羽的后人助他复秦, 这不情之请倒是情有可原。

想到始皇帝时期项羽可能还无字, 刘邦将其字告知于始皇帝。

………

项梁骤然看向项籍。

不只是他, 其他所有族人的目光也都落在项籍身上。

争吵中的项氏一族也暂时陷入寂静。

十二岁的项籍茫然地望向天幕。

【秦念:项羽最终败于韩信之手,于乌江自刎。他如今尚未行屠戮坑杀之事,若能为秦所用,或可留其性命。】

刘邦明悟。

想必秦念此前为韩信那般不平,也当有此缘故。

【嬴政:坑杀?】

【朱元璋:正如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降卒,项羽亦坑杀二十余万秦降卒。】

【朱元璋:章邯降楚带过去的降卒。】

【嬴政:……】

“臣死罪!”

章邯跪倒,头重重磕在地上请罪。

嬴政沉默许久,才道:

“朕赦你无罪。”

章邯有练兵之能,且不会再有降楚之事。

大秦之外不仅有匈奴之患,章邯这样的良将则有大用。

至于项羽……

【秦念:刘邦,继续说你的约法三章。】

秦念迅速转移话题,没有强求祖龙立即给出答复。

因为台阶还没有铺完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