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/花间酒 第25节(2 / 2)

还让小林取来一壶葡萄酒,这是前年刚做葡萄酒时窖藏的陈酿,数量不多,除了自饮,偶尔也会送朋友和生意伙伴。

酒这个东西放得越久越香,窖藏了两年的葡萄酒色泽红润,轻轻摇晃杯子,细腻的白瓷杯壁上挂上薄薄一层猩红。

可惜曲花间不是个懂酒的人,不懂如何品酒,只是小口啄饮,配着辣子鸡,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
“要是有冰镇啤酒就好了。”夏天还是和冰镇啤酒更配。

曲宝正用公筷给自家少爷夹菜,闻言疑惑,“红酒黄酒浊酒咱府里都有,啤酒是什么?”

“你不懂。”曲花间摇摇头,啤酒可是19世纪末才传入华国的,这个世界时间线不知道对应什么时代,还不知道海外啤酒有没有被发明出来呢。

不过冰镇啤酒没有,冰镇红酒还是可以实现的,只要有冰块就行,曲花间心想。

现在正值炎夏,听闻府城那边就有冰块卖,只是卖价昂贵,且运送损耗巨大。

如冀州府城这般地处北方的大城镇,通常是冬日储冰,夏日开窖取冰,或自用或贩卖,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储冰方法了。

但这种方法不仅劳民伤财,损耗还大,除了权贵人家,便只有一些商业巨贾夏日能用上冰。

至于硝石制冰法,现在还没人用过,这种方法曲花间也只在短视频里看过一些博主做过,没有实操经验。

硝石倒是很好找,寻常药铺里就能买到,有时间可以试试。

虽然盘算着要,但刚赶路整整半个月,整个人身心疲惫,曲花间也没立即行动,吃过饭便昏昏欲睡起来,翌日便又将这一闪而过的念头抛之脑后了。

饭前刚洗了头,此时齐腰的长发还是半湿,见他上下眼皮开始打架,曲宝赶紧取来布巾给他擦头发,免得湿发睡觉感染风寒。

夜风轻抚院子里的石榴树,带动树梢上硕大圆润的石榴也跟着晃来晃去,半圆的月儿东升西落,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
回到熟悉的环境,曲花间照例睡到艳阳高挂,才缓缓起身。

吃过已经放凉的百合莲子粥,曲花间又检查了一番几个小孩的功课,林冉跟着去幽州这些时日,学习没落下什么,李阿大和吴家兄妹的假期作业也完成度也很高,基本都写完了,只是正确率参差不齐。

老吴在南方也算初步站稳了脚跟,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将家人接去南方定居,却没想到他却在给老伴通信后选择将孙儿孙女留在青岱,老伴不放心孩子,也就跟着留下了。

看着老吴随信送来的东西,知道他是想让俩孩子跟着自己继续学习,除了一些南方特产,还有肉干果干等六种传统的束脩礼,甚至还有二十两银子。

这老吴不愧是混迹多年的老江湖了,人情世故这方面拿捏的极好,这些东西即是一份心意,也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谄媚雇主。

曲花间将东西收下,跟曲宝和几个孩子分着吃,银子让小林给老吴的老伴送回去了。

毕竟他也不是正经的夫子,科举考的四书五经也不精通,带着孩子们读书认字还勉勉强强,正式收徒就是误人子弟了。

收了束脩就有了一份责任,他可不敢给自己揽这么多包袱,现在这样也挺好的。

处理完一些堆积的信件和账目,又给孩子们上了堂课,曲花间特意给老吴回了信,先是勉励他好好干,老婆孙子我会替你照顾,然后又提了束脩的事,他表示自己可以暂时教孩子们读书写字,等孩子大些还是找个正经学堂靠谱些云云。

以老吴如今的工资,想必是不会再为孙儿读书发愁了的。

——

接下来的几日,各处庄子和铺子的管事得知东家回来,陆陆续续上门汇报这段时间的事务,根本没时间琢磨别的事情。

这一忙,便忙到了中秋。

中秋佳节,这两年因着风调雨顺,百姓日子稍微缓过劲儿来,县城里早早的便有了节日气氛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