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[天幕]皇帝聊天群 第265节(1 / 2)

赵光义、李显被诛之后,皆是本朝宗室即位。

缘何到了大秦,却是要将江山拱手相让?

【秦念:胡亥即位仅三年,大秦就亡了。既然胡亥已经杀害所有手足,那么此时距离大秦亡国就只剩下两年。】

【嬴政:!!!】

嬴政怎么也没想到,胡亥竟是即位三年就让大秦亡国。

仅仅三年!

他一统六国也需要十年。

秦国立国至今近七百年, 胡亥仅三年就将其葬送?

他怎会有如此愚蠢昏聩的子嗣!

【秦念:两个时辰后, 彼时的天下之人就能看到此前八个话题的内容。届时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六国旧贵族为了复国, 必会倾尽全力围杀刘季。】

【刘季:……】

刘季收敛笑意。

原来天降皇位的同时,还伴随天降危机。

【秦念:刘季一死,到时候不仅大秦必亡,四分五裂的华夏要如何应对有着三十万精锐骑兵的匈奴?异族奴役华夏的惨剧必将提前上演!】

【嬴政:……】

嬴政时期。

年轻的张良在此刻失语。

“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”——这是秦念对六国贵族的评价。

她凭什么说这种话?

凭她正在劝始皇帝为了华夏, 让胡亥时期的刘邦即位。

“朕唯愿华夏永存。”

这不是虚言, 秦念是当真视华夏重于王朝。

有着三十万精骑的匈奴……若各国复国, 能够阻挡吗?

张良复韩的决心,第一次动摇。

【秦念:祖龙,请为后代计、为华夏计!】

【嬴政:……】

自亲政之后,就再无人敢逼迫于他。

可面对秦念的步步紧逼,嬴政却无法怪罪她。

秦念对他向来恭敬, 劝谏之言才会委婉至此, 否则她大可以将话说得更加难听。

胡亥即位, 三年亡国,已过一年。

不改制迟早会亡,改制则内部必生动乱,北边还有匈奴虎视眈眈。

倘若所择秦君未能救世,大秦亡国之后,所有宗室必会被六国余孽诛杀殆尽,秦念的先祖也难以逃脱,大秦将再无复国的可能。

更甚者大秦亡于异族,后世看待大秦,就如同看待宋明两朝。

自己若执意置后代乃至华夏于危境之中,后世又当如何看待自己?

………

冯劫冯去疾都相信天幕之上的始皇帝就是先帝。

可若是先帝因“秦念”之言而定刘季即位,他们又怎敢轻易听从?

如果天幕为假,那就是他们葬送大秦!

又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他们的重用?

此刻天幕的骤然停滞,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神。

【嬴政: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,你都能提出重整山河之法。彼时之秦,你当真认为必亡?】

嬴政知道秦念对华夏的重视。

可正因为知道,他才怀疑秦念会为了华夏,刻意隐瞒救世之法。

只要刘邦即位对华夏更有利,她就不会在乎大秦的兴亡。

正如她此前所言:

“若变化对华夏万民有益,朕乐见改朝换代。”

【秦念:救西汉的分田地之法,也需有能力顶尖的明君才有可能功成,否则只是加速亡国。我若身处彼时之秦,自当能救秦。祖龙若还活着,天下也必不会乱。但彼时的秦宗室没有展现任何救世的能力,而是眼睁睁看着胡亥一步步葬送大秦。彼时之秦……必亡。】

秦念推演过无数次,结论是始皇帝一死,秦朝必亡。

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,大秦的宗室无一人敢清君侧,包括子婴。

子婴是在胡亥死后,才敢设计杀赵高。

换作是朱棣,面对又蠢又毒的胡亥,他肯定不会放过夺权的机会。

这就足以说明秦朝的宗室无能。

或许是在始皇帝治下,这些宗室已经习惯了顺从。

就算将胡亥入群的时间提前到胡亥刚刚矫诏的时候——

轻易自尽的扶苏,绝对没有救世的能力。

其他被杀时毫无反抗能力的公子公主,他们若是有救秦的能力,早在扶苏被赐死时就该嗅到危险的气息。

就算他们认为扶苏被赐死是皇位之争,等到胡亥将屠刀指向其他兄弟姐妹时,也该放弃幻想。

哪怕不能举家逃亡,自身总能逃出去。

就像公子高原本也想逃,是因为担心妻子儿女,才自请殉葬——既说明公子公主若是想逃,是有逃出去的可能的,也说明公子高救不了大秦,因为任何明君都不会因家人而放弃自己的生命。

至于如何藏匿——祖龙还活着的时候,六国余孽也在民间藏得挺好,胡亥时期的秦国宗室怎么会藏不了?

没一个逃出去,那就是没一个能救世。

【嬴政:即便朕将社稷托付于重臣,亦不能救?】

秦念眼睛酸涩。

这明明只是一个扮演群。

可是代入感太强了。

祖龙唤出一个个子女的名字,得到的却是一条条死讯,如今还要亲手断绝胡亥时期的秦朝国祚。

代入之后,秦念也觉得这么做对祖龙太过残忍。

好在祖龙时期诸子女皆在,也还来得及改革,这个时期的大秦不会二世而亡。

所有的意难平,在祖龙时期可平。

【秦念:纵是霍光赴秦,亦不能救。大秦此时的危机远超刘弗陵即位之时,救世的难度不亚于重新建国,重臣救不了世。】

秦念想过迫使刘邦当托孤重臣的可能。

结论是刘邦肯定会试图篡位,秦君也绝对会怀疑刘邦。

君臣不互信,朝中必起党争。

刘邦要救这时的秦朝,比走原本的造反路线还要困难。

【嬴政:……刘邦只不过是个亭长,如何能得大秦文武百官的信服?】

嬴政看了秦念所言数遍,确定她不是以话术掩盖真实意图,而是认定胡亥时期的大秦必亡。

这时嬴政突然意识到:大秦并非仅因胡亥而亡,就像西汉也不是仅因王莽而亡。

彼时的自己将岌岌可危的大秦留给了子嗣,可即便是扶苏,也没有“重新建国”之能。

也并非只有胡亥时期的秦朝是二世而亡。

天榜诸帝,彼时的大秦皆是如此。

所幸之事,是高的后人活了下来,秦念于将来复秦。

嬴政清楚,若是他现在杀咸阳令刘邦,此世就不会再有刘彻。

彼时的各朝皆因天幕改制,也未必会有秦念复秦。

但只要高的后人活下来,大秦就有复国的可能。

若大秦亡于六国贵族,四分五裂的华夏再亡于匈奴……

再怎么百般不愿,嬴政也只能选择保全后人。

彼时,他也只剩这一支后人。

【秦念:刘季,你现在是哪年哪月,李斯还活着吗?】

始皇帝时期的李斯极为不解。

后世秦皇为何点自己的名字?

难道那时的自己已是百官之首,位居丞相之职?

【刘季:秦二世元年四月,左丞相李斯尚……也许尚在。】

此时刘季正因释放了骊山刑徒,藏匿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