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2节(1 / 2)

&esp;&esp;她并不羡慕,十分清楚自己虽然没有在这群捕快中的号召力,却有面对普通百姓时的亲和力,不过是各有所长罢了。

&esp;&esp;而且当她以后站得更高,号召力这种东西便会自然而然形成。

&esp;&esp;整理完毕后,一行人按照纸条上的第二行字,出了奉公门,走向了刑部。

&esp;&esp;刑部从前朝开始便存在,其中的职责是掌管司法行政,可复核所有案件的结果。

&esp;&esp;但自从奉公门的成立,独立于朝堂体系之外,所经手的案件鲜少主动提交给刑部复核,刑部也不能主动插手奉公门事务。

&esp;&esp;从此刑部的工作便形同虚设,立场也有些尴尬起来,在其他五部面前颇有些抬不起头。

&esp;&esp;可想而知,刑部内的官员,见到奉公门捕快能有什么好脸色。

&esp;&esp;被守门的刁难了几句,温良脾气不错,依旧笑眯眯的递上文书,上边有肖捕头和总捕头的签字,以及奉公门印章。

&esp;&esp;守门看了看上边的文字,“你们找郑凡郑大人?”

&esp;&esp;“是的,麻烦通报一声。”

&esp;&esp;即使不情愿,对方手续齐全,奉公门的职权摆在那里,守门的拱了手,还是进去报了信。

&esp;&esp;拿了文书的郑凡很快走了出来,他看起来三十多岁,长着一双略微上挑的丹凤眼,一身官服衬托出的气质威严又儒雅。

&esp;&esp;他礼数周全,带着一众人来到个类似厅堂的地方,让人上了茶。

&esp;&esp;“各位来找本官有何事?”

&esp;&esp;温良并不饮茶水,对着纸条上的内容问道:“听说郑大人曾外放到天水郡才霖县做过县令,去年才入京?”

&esp;&esp;才霖县?

&esp;&esp;言淡听着这名字有些耳熟,之前言母的信里似乎提到过‘表叔’秦岳振的祖籍便是在那。

&esp;&esp;虽然才霖县是在徽州,和云岗县不属于同一州。

&esp;&esp;但云岗县恰好处在州的边缘处,因此倒是隔得不远。

&esp;&esp;且才霖县出了名的繁华,在妹妹言浅的口中,似乎全家最近一次出行便是去了那里,让她买到了缎子还见识了与众不同的针法,因此印象深刻。

&esp;&esp;“的确是这样。”郑大人面色如常,喝茶的动作却慢了下来,“不知为何有此问?”

&esp;&esp;“传闻郑大人治理得极好,才霖县百姓富足和乐,风气良好,行商也总会在此处停留……”

&esp;&esp;温良有些不好意思直接问,便先赞扬了一番,待到对方面色略微好些,才又道:“听说也有许多异国商人会停留在此处,有一位名叫图门巴雅尔胡德的鞑靼人,不知郑大人有没有印象。”

&esp;&esp;“你也知道才霖县来往人复杂,本官怎会每个都记住?”

&esp;&esp;温良看他否认,有些着急,“可是才霖县地处偏南,附近对羊毛羊奶的需求并不多,那鞑靼人回回去回回亏,为何还每年坚持呢?”

&esp;&esp;郑大人这才仿似有些印象,他轻笑一声。

&esp;&esp;这一笑,细长的眼睛眯起,颇有些老狐狸的狡猾气质。

&esp;&esp;“人我不记得,但这些外来人蜂拥而至的原因我倒是知晓。”

&esp;&esp;“请大人指教。”

&esp;&esp;“这涉及到些许前朝秘事……”

&esp;&esp;前朝灭亡之时,群雄并起。

&esp;&esp;当时最占优势的并不是此朝的开国皇帝,而是一位名为谢添齐的大将。

&esp;&esp;他本是驻守天水郡的将领,在起义军暴动之时镇压下来,自己却借着这股威势自立为主,占守整个徽州。

&esp;&esp;这位谢将军行事暴烈,在和蕲州势力大战胜利之后,做出了屠戮郡县的恶事,使得人人惶恐。

&esp;&esp;他不但要抢钱,还要杀人,挨家挨户门门搜刮完,再一个个杀光。

&esp;&esp;官府、富豪、百姓,无一幸免。

&esp;&esp;就这样,他积累起了一大笔财富,包含金银古董珠玉器皿等等……也成为了一个谁看谁眼红的肥肉。

&esp;&esp;时间久了,没有规则的军队内部腐败,再加上四周虎视眈眈的侵袭。

&esp;&esp;这位风极一时的谢将军终于自食其果,被逼到了天水郡,也是他起家的地方,最后投水自尽。

&esp;&esp;相传他跳水之处便是才霖县边的西河。

&esp;&esp;但那些财宝却消失不见。

&esp;&esp;大凌朝开国之后,皇帝曾派人过来搜查,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。

&esp;&esp;后面传说这位谢将军是把财富作为陪葬,用大船装好,然后凿穿船底,和他一起入了西河,又顺着河流入了江水。

&esp;&esp;那船底破了多少,财宝又是从何处沉下,这些一概不知。

&esp;&esp;江之大,之深,即使是大箱的金银也只如同一粟,极难寻找,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&esp;&esp;谁知近十几年,又出现了新的传闻。

&esp;&esp;说是谢将军藏起了财宝,并画了一幅藏宝图,藏在了才霖县。

&esp;&esp;只要有人寻到了这幅图,便能坐拥这传说中的财宝,富可敌国……

&esp;&esp;这事传得不算广,本国百姓深知朝廷已来搜查过一无所获,因此没有信这传言,反而是些许异国商人动了心。

&esp;&esp;之后便有许多商人打着经商的名义去了才霖县,那边一下就热闹了起来。

&esp;&esp;附近县的人听说这里繁华,景色美丽离得又不远,顺势到才霖县游玩一番。

&esp;&esp;许多大凌的行商看准了商机,也运送了货物,到这里进行买卖。

&esp;&esp;商人聚集,人口流动大,县衙有了钱,县令也有了政绩……

&esp;&esp;才霖县在短短几年之间,成为了整个天水郡最繁华之地,郑大人也凭借优秀的政绩重回京中。

&esp;&esp;让人不得不怀疑,藏宝图的消息该不会是这人故意放出的吧。

&esp;&esp;第72章 推举宝藏案

&esp;&esp;找郑大人问到了消息,再次回到了奉公门。

&esp;&esp;纸条上吩咐已经全部执行完毕,温良只是个小小的三等捕快,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安置这一大群捕快。

&esp;&esp;恰好临近下值时间,他没有权利留众人在此,只好就地解散。

&esp;&esp;言淡见天色已暗,要查的人也都下班了,耐心等了几刻,也未见肖捕头回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