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44章(1 / 2)

&esp;&esp;别说周清潭了,习惯盼儿说话的自家人都很懵的啊。

&esp;&esp;盼儿只能详细解释道:

&esp;&esp;“你们来看嘛,烧制的酒坛子既笨重,又容易破。

&esp;&esp;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不是吗?

&esp;&esp;那咱们换一个方向,等六弟回家,让他帮咱们做个酒桶的模子。

&esp;&esp;新村那边要来好多人,大哥,他们吃喝怎么办?”

&esp;&esp;叶青竹皱着眉头,紧紧绷着嘴角道:

&esp;&esp;“我找熊里正和万叔都商量过,准备借粮。”

&esp;&esp;盼儿:“可你们都知道,这不是长久之计对不对?

&esp;&esp;咱们老大湾的人家,再怎么难过,挺到明年春暖花开还是没问题的。

&esp;&esp;新村那些人,比咱们当初可能还不如。

&esp;&esp;酒桶的事,不如交给他们做。

&esp;&esp;阿清哥算一下酒坛子本该花费多少,分给他们买粮食。

&esp;&esp;三哥记账,这是酒铺的成本之一。

&esp;&esp;大哥那边压力也小一些。”

&esp;&esp;菱角拍着双手赞叹:

&esp;&esp;“妙啊!

&esp;&esp;没想到平时呆头呆脑的,有事儿真有七窍玲珑心啊。”

&esp;&esp;盼儿涨红着脸拦住瞎嚷嚷的二姐。

&esp;&esp;“你快别说了,什么呀,多丢人……”

&esp;&esp;雅儿歪着小脑袋道:

&esp;&esp;“五姐害羞什么?

&esp;&esp;这个主意我觉得好好呀。”

&esp;&esp;叶青竹眉目舒展,也笑着道:

&esp;&esp;“我也觉得盼儿这个想法挺好。

&esp;&esp;木桶搬运要省时不少。

&esp;&esp;阿清,你的想法呢?”

&esp;&esp;周清潭想了下,怎么都是花钱,能匀给最急需的人用来活命,他也没什么损失。

&esp;&esp;“五妹子,你确定,你的酒装进木桶,还有现在的味道吗?”

&esp;&esp;哪知盼儿摇头:

&esp;&esp;“不确定。

&esp;&esp;小时候在南边,我们会用竹筒装酒。

&esp;&esp;时间久了,甚至还有一种竹香。

&esp;&esp;但是这里又没竹子。

&esp;&esp;能用来替代的,又结实的,也就是木头了。

&esp;&esp;所以这一两天,咱们就得着手试一试。

&esp;&esp;也不用太久,现在到年三十的时候,我就能知道个大概。”

&esp;&esp;周清潭:

&esp;&esp;“那好,我家山上有棵梨树好像不行了,回去问问我爹伐了它。”

&esp;&esp;菱角紧着道:

&esp;&esp;“我,我知道咱们后山有几棵桑树,砍回来试试。”

&esp;&esp;堂远连忙道:

&esp;&esp;“哎呦我的二姐,你可留点枝桠啥的。

&esp;&esp;别明年村里的小孩儿找你算账。”

&esp;&esp;菱角反问道:

&esp;&esp;“我是那么心里没数的人吗?”

&esp;&esp;堂远不说话,他提醒一下就行,二姐要是动手,大哥现在可没办法拉架。

&esp;&esp;雅儿倒是还提了山上的松木、椴木、橡木这几种。

&esp;&esp;盼儿算着时间,就怕来不及。

&esp;&esp;堂远现在反而没那么急了。

&esp;&esp;“没关系的,咱们慢慢试,将来也用得上。

&esp;&esp;如果木桶真比坛子好用,咱们以后就做那个最特殊的。”

&esp;&esp;商量定后,周清潭提出告辞。

&esp;&esp;“天都黑透了,要不你就在我家凑合一夜。”

&esp;&esp;叶青竹今天还挺累的。

&esp;&esp;棚屋那边大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,只差最后的盖顶。

&esp;&esp;只要不遇上大风雪,这种棚屋临时住上年都不成问题。

&esp;&esp;熊初默私下答应他,说尽量给他挑好人分过来。

&esp;&esp;对此他倒是可有可无吧。

&esp;&esp;什么人没见过?只是他懒得管。

&esp;&esp;真要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闹事儿,他还有柳承最后兜底呢。

&esp;&esp;这个捡来的兄弟,成了他的后盾。

&esp;&esp;四承子,可是好久没回家了。

&esp;&esp;县衙再忙,也得让孩子回家过年吧?

&esp;&esp;周清潭第一次在叶家留宿,这么多人住在一个房间,他还是很新鲜的。

&esp;&esp;甚至隔壁房间姐妹三个说笑话,都听得一清二楚。

&esp;&esp;叶青竹在想念柳承,想六子。

&esp;&esp;没多久就沉沉睡去。

&esp;&esp;堂远和周清潭轻声说着年后的大致计划。

&esp;&esp;福禄为了方便去县城,这段时间又住回桃李庄。

&esp;&esp;他的往返,使桃李庄的人渐渐喜习惯,梁半仙儿家多了一口人的事实。

&esp;&esp;柳承则依旧住在那间小门房里,没日没夜的忙。

&esp;&esp;偶尔杜家人会过来送他的衣裳,顺便带一碗饭菜给他。

&esp;&esp;多少个寒风呼啸的夜里,柳承就着热水,吞咽邻家的善意。

&esp;&esp;两个县的人口丢失数目加起来,快赶上马宗纬收容流民的一半之多。

&esp;&esp;于亮觉得这是他为官期间的奇耻大辱,必须把丢了的人找回来。

&esp;&esp;从此白狼县县令跟赵卓睿的人有不死不休的架势。

&esp;&esp;柳承身在其中,曾有过那么一段时间,如提线木偶,人云亦云。

&esp;&esp;某一天深夜,被一个梦惊醒,才开始思考。

&esp;&esp;他们都是人手中的棋子。

&esp;&esp;于亮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傀儡。

&esp;&esp;马宗纬一定是有所准备,才会这么大肆宣扬的要跟赵卓睿死磕。

&esp;&esp;这种受人摆布的感觉,很难受。

&esp;&esp;或许,当初祖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