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鉴昭行 第400节(1 / 2)

&esp;&esp;大梁如今迫切地想同大盛交好,不惜让出五座城池,定然是大梁境内有问题出现。

&esp;&esp;林知清不相信太子想不到这一点,但……那是五座城池!

&esp;&esp;这么大的诱惑,到底还是让人心动的。

&esp;&esp;而且,那大梁使臣态度虽诚恳,但话里话外都是“两国安稳”的核心问题。

&esp;&esp;这其中其实暗含威胁之意,有一种你不同意,我就要同你没完的意思。

&esp;&esp;在这种时候,大盛不应该低头的!

&esp;&esp;倘若要战,怎么就不能战呢?

&esp;&esp;可以用一个女子的血肉灵魂去交换五座城池,却不能冲锋陷阵,用手中的刀剑去夺五座城池吗?

&esp;&esp;林知清本就不喜大盛漠视女子之权利的风气,听到这里,心中的不喜到了极致。

&esp;&esp;但她没有贸然表现出来。

&esp;&esp;方才太子已经说了,大盛并没有公主可以和亲。

&esp;&esp;大梁使臣似乎早有预料,只笑了笑:“听闻大盛有一句老话,娶妻娶贤,是不是公主又如何呢?”

&esp;&esp;“哦?”太子眼神深邃:“使臣的意思是?”

&esp;&esp;“此次宫宴,倒是让我见识了大盛女子之风采。”大梁使臣不紧不慢道:

&esp;&esp;“既无公主,王侯之女亦可。”

&esp;&esp;“咚!”

&esp;&esp;太子的手微微敲击着桌子,发出了不大不小的声音,仿佛下一刻,就能随机决定某个人的命运。

&esp;&esp;林知清低下了头,她总觉得今日之事很是奇怪,不想被注意到。

&esp;&esp;太子扫视一圈殿中众人,开口道:“此事事关重大,待我回禀父皇以后再作决定。”

&esp;&esp;“太子殿下,且慢。”大梁使臣勾了勾嘴角:

&esp;&esp;“此乃两国邦交之大事,大盛股肱之臣皆在此地,如若能在各位同僚的见证下定下此事,我同国君也有个交代。”

&esp;&esp;如此急不可耐?

&esp;&esp;周围的人纷纷议论了起来。

&esp;&esp;“没有公主,那平宁郡主岂不是……大梁那头都是些野蛮人,平民郡主身娇体弱,怎么能受得住呀!”

&esp;&esp;“大盛都多少年没出过和亲之事了,如今这种情况可怎么办呀!”

&esp;&esp;“那可是五座城池!咱们大盛疆土扩充可是一件好事!”

&esp;&esp;“呸!什么好事!”林泱泱低声开口,不甚赞同:

&esp;&esp;“这好事若是落在她们身上便知道疼了,大梁国君已经到了知命之年,谁想嫁给一个老头啊?”

&esp;&esp;陆南月也忍不住皱眉:“一定得牺牲一名女子吗?”

&esp;&esp;林知清深吸一口气,她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。

&esp;&esp;就她自身而言肯定是不赞同的。

&esp;&esp;但如今的大盛,做主的是皇上,是太子。

&esp;&esp;太子有和亲之意,皇帝的态度呢?

&esp;&esp;皇帝会不会不同意?

&esp;&esp;想到这里,林知清抬头看向太子。

&esp;&esp;太子还在思考大梁使臣的话,他微微颔首:

&esp;&esp;“使臣言之有理,王公公。”

&esp;&esp;他只唤了一声王公公,王公公会意,往外走去,想必是去询问皇帝的意思。

&esp;&esp;第479章 以一女之嫁换天下太平!

&esp;&esp;“皇上应当不会同意吧,清妹妹?”林泱泱忍不住低声开口问。

&esp;&esp;陆南月也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她。

&esp;&esp;她们想从林知清口中听到“不会”二字,想以此来慰藉自己。

&esp;&esp;此时此刻,无论那即将被选中的女子是谁,她们都不想看着别人踏入深渊。

&esp;&esp;林知清沉默良久,没有开口。

&esp;&esp;或者说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,只是不愿说出那残酷的答案。

&esp;&esp;几人还没能说上几句话,王公公便回来了。

&esp;&esp;“这么快!”林泱泱忍不住嘟囔了几句。

&esp;&esp;陆南月按住她的手,示意她不要开口。

&esp;&esp;随后,众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王公公的身影。

&esp;&esp;王公公站到太子身边,声音尖利:“传皇上口谕,允!”

&esp;&esp;说完以后,他凑到太子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
&esp;&esp;大梁使臣闻言,嘴角上扬:“皇上圣明,太子殿下英明!”

&esp;&esp;大殿之内的人听到这话,反应各不相同。

&esp;&esp;荣嫔身体一紧,脸上毫无血色。

&esp;&esp;林知清闭了闭眼睛,果然,在大部分人心中,用一个女子换五座城池,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。

&esp;&esp;她抬眸看向对面的朝臣。

&esp;&esp;林青山神情愤愤不平,向右踏出一步:

&esp;&esp;“太子殿下,老臣认为,大盛如今的境况尚可,大丈夫顶天立地,万万不到利用女子换取和平之时。”

&esp;&esp;他这话中的火气极大,可在场的人心中都明白,林青山同林青寿兄弟俩皆有一子葬送边境。

&esp;&esp;和亲对林家人来说,或许是一种侮辱。

&esp;&esp;但这与其他人有何关系呢?

&esp;&esp;沛国公眯了眯眼睛,同样上前一步:

&esp;&esp;“太子殿下,和亲之事乃是维护大梁同大盛关系的一种手段,不管和亲之人是谁,到底是受了大梁百姓的供养。”

&esp;&esp;“大盛需要一位女子,一位懂规矩、识大体的女子。”

&esp;&esp;“待和亲事宜结束以后,微臣提议为那女子建一功德祠,以作纪念!”

&esp;&esp;功德祠!

&esp;&esp;林知清在心中冷笑一声,这功德祠同贞节牌坊有何区别?

&esp;&esp;不过是身居高位之人对女子的一种规训。

&esp;&esp;很多女子的一生都困在贞节牌坊之内,葬送了自己的后半生。

&esp;&esp;更可悲的是,根本没有几个人能反应过来这是一种对女子的围堵与掠夺。

&esp;&esp;“殿下,沛国公之言有失偏颇,微臣有话要说。”一道清脆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