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79节(3 / 5)

,从前也没人组织收粪,故而百姓们也就腌臜糊弄,倒搞得城里污秽不堪,甚至还不如乡间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有了个堆肥厂,遵守规矩有好处,虽然不多,但聊胜于无,不守规矩,那要被罚,虽然罚得也不多,但丢的是脸面,如此一来,何愁做不好事情的?就是清洁工,撒土和尿,把那尿泥也能卖给堆肥厂,这是他额外的收入,衙门是不管的,他又如何能不把事情做好?别看只是道路干净这一条,没有方方面面的配合还真难以做到呢!”

&esp;&esp;可不是吗!对于长年累月生活在辽州,所见过最大的城市就是盛京的这些女金移民来说,和粪便共处,已经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情了,孩子尿急了,直接就撒在炕边地上,满大街都是马粪牛粪,被百姓们捡拾回去,冬日里作为燃料的补充。农奴也好,贫穷的女金人也罢,到了冬天和大牲畜睡在一起取暖,猪、马、牛……一起睡在干草上,隔了不到几步路就是大坨大坨的粪便……

&esp;&esp;对他们来说,如何在城市的公共区域摆脱粪便,这完全是一个未曾设想过的话题,他们甚至完全无法设想这其中的难度——对一个主要交通工具是畜力的大城市来说,摆脱粪便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,甚至可以说简直是神迹了!也就是在艾狗獾仔细的解说下,他们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,也不由得长吁短叹地赞叹了起来,又是非常新鲜地围着洗漱间打转,还来不及见识房间里的电灯,只是在院子里就被震慑住了。

&esp;&esp;至于大妃呢,她看着儿子发亮的双眼,矜持而略带自得的语气,也是无声地叹了口气:儿子已经完全被收复过去,成了买活军的活死人了……他不是作为女金人的一份子,羡慕着买地汉人的繁华,而是站在活死人的立场上,向女金的亲戚们夸耀着买地规矩的巧妙和严密,活死人的开化与文明……

&esp;&esp;这才几年啊?买地同化人的功夫,实在是不可小觑……

&esp;&esp;带着这份说不出滋味,庆幸之余却又略有酸涩的复杂心情,大妃跟着儿子简单地参观完了这两进两层的院子:头一进的两层,设了会客厅、厨房、洗漱间,客房、书房、办公室、锅炉房,还有可以用来宴客的大开间。

&esp;&esp;后一进院子则要幽静得多,屋子也只有一层,明显是主人家的居所,正房是个开间,西向接着厕所,东向接着浴室,左右两侧的厢房明显是预备给儿女们住的,也难怪狗獾另外给大贝勒找了住处——这种院子的设计,明显就不是给大家族准备的,若买地只供给这样的房屋,就说明城市里压根不打算给聚居的宗族准备住处,就是要强迫他们分家呢……

&esp;&esp;屋舍之中,属于买地的新奇物事,以及延伸而出的特有规矩,足够让人眼花缭乱、目不暇给的了,囡囡已经俨然完全为新住处所折服,彻底沉醉在兴奋之中,忘却了船行的痛苦。大妃也是好生领略见识了一番,把买地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番对照,不过,毕竟时间有限,赞叹买地的好处,可以放在之后,母子两个还是很快说回了正题,谈到了辽州的事情。

&esp;&esp;“你们这艘船,是在协议达成之后第一批南下的船只,衙门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协议的细节,听说的不过是些小道消息……就是有传音法螺,说得也不够仔细。”

&esp;&esp;此时已经是端午过后了,买地的天气已十分炎热,走了这么一圈,大家都是一脖子的汗,艾狗獾让跟着他一起帮办此事的小厮们,去教新来的从人们使用水塔,排队洗漱,自己和母亲在堂屋议事,一边问,一边给大妃递来了一杯薄荷甘草饮子——毫无疑问又是买地的新饮料了,这薄荷加白糖的滋味,哪里是苦寒北地的百姓日常所能想像的!

&esp;&esp;“盛京那里,现在究竟是怎么个说法,通古斯、老女金地、科尔沁的局势,究竟如何了?四贝勒他们可动身了?确定南来的族人到底有多少,该怎么样来……”

&esp;&esp;艾狗獾这里,喝了一大口饮子,也是连珠炮般地发问了起来,“来了以后能做什么?这些事,买地这边,可曾给您什么明确的说法了么?”

&esp;&esp;这番话说得又急又快,看来,儿子的性子到了买地之后反而更急了,这也说明买地这里办什么都很快……甚至比建州还要更利落,更快一些。可买地的局面,可要比建州大得多了!光是云县的场面,就不知道是盛京的几倍了……

&esp;&esp;压下了心底对于买地的管理能力,不断的咋舌,大妃也是收拾心情,拍了拍儿子的手背,和颜悦色地道,“好孩子,不心急,额娘缓过这口气,慢慢和你讲。”

&esp;&esp;她喝了一口饮子,清了清嗓子,“就先说科尔沁吧,说实话,科尔沁格格还真不是省油的灯,两个格格,把科尔沁部闹得天翻地覆,让台吉们又惊又怒,吃了个哑巴亏……”

&esp;&esp;第784章 科尔沁出格格! 云县艾狗獾 两个格……

&esp;&esp;“哑巴亏?是了, 那个胆大妄为的科尔沁格格,必定是让台吉们措手不及了!”

&esp;&esp;无需大妃过多解释,艾狗獾也能琢磨出科尔沁台吉们的茫然——自古以来,哪有几千里外, 一个人微言轻的小格格, 一句话便能影响到草原局势的事情!草原上的事情, 难道不都是靠台吉们会盟来给出答案的吗?

&esp;&esp;若是能达成一致, 大家的立场自然统一, 若是实在无法调和,那各奔前程, 分裂成几部, 或者反目成仇,开始争夺草场的也有, 可不论如何, 自古以来都是兵强马壮者说话管用, 就算是盟友建州想要拉他们入伙, 也得派使者来和他们好生商量, 甚至还要邀请几个有威望的台吉去朝觐, 向他们展示建州的力量……怎么科尔沁的局势, 就因为去探亲的格格, 在察罕浩特的几句话, 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呢?

&esp;&esp;这里才刚知道敏廷出兵,建州崩溃、盛京陷落的消息, 台吉们才刚聚在一起, 还没想好之后是依附敏朝,还是林丹汗又或者是跟着建州西迁呢,忽然间又收到了建州方向快马传来的报信:在盛京的买活军谈判团, 收到了科尔沁格格的传信,听说科尔沁有意内附买活军,因此买活军现在向科尔沁派遣使者来询问真假,同时为了安全起见,带来了敏朝和建州联合组成的护卫队……

&esp;&esp;同样是谈判、会盟的一员,买活军人数虽少,但却能把辽州军和建州女金差使得团团转……强弱之势,就算没有一语提及,岂非也已昭然?虽说草原汉子,性子鲁直,但也不乏有脑子好使的,科尔沁台吉们讶然发现,草原局势似乎还真不能如他们自己的意愿——

&esp;&esp;和林丹汗比起来,科尔沁弱小,要么是依附林丹汗,要么是依附建州,他们选择了依附建州,可现在,科尔沁格格在察罕浩特,都能给盛京传出消息来,毫无疑问,林丹汗也得看买活军的脸色做事了,建州更是不必讲,稍微了解一二,就知道他们去了卫拉特和通古斯之后,还要依靠买活军和他们做买卖……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依附于谁,这不是明摆着的吗?虽然护卫队的官吏们要脸面,但话里话外的暗示,也足够台吉们琢磨的了。赶来会盟的各地台吉,互相问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新消息,陆续证实了西边的改变——东侧不必说了,和建州一起接受买活军的贸易封锁,日子过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