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必知道私藏舆图是死罪的事情(他们原本根本不会有接触舆图的机会,最多买些鬼画符一般的行路图来看),但是,他们是很爱听到旁人夸奖买活军的,买活军治下的百姓多是如此,一听到徐振之这么说,脸上便浮现出骄傲的笑意来,满口应下了徐振之的夸奖,“我们买活军这里,日子好过的地方,又何止这一点呢?”
&esp;&esp;“徐先生,你见识如此之广,笔墨如此丰满精彩,此次来到我们买活军这里,可有写下什么笔记,可否赐予我们一观?”
&esp;&esp;笔记自然是有的,只要条件许可,徐振之每日都要写日记,也是记叙自己途中的见闻,尤其这一次,他从江阴来此,一俟进入之江道境内,便感到之江道的变化,比他一年多前回老家时要更大了。
&esp;&esp;他这一次,先从运河到了武林,在武林停留了几日,只觉得武林那里,‘买’风越盛,非但是武林城外,钱塘私港那附近,所有百姓几乎都做买活军的打扮,就连城内的民夫民妇,也多有公然穿着短打衣衫,留着短发,在街头昂首阔步的,一时间真不易分辨这到底是买活军的活死人来这里公干,还是本地的百姓们跟随买活军的风尚,改易了衣衫呢。
&esp;&esp;不过,和买活军这里不同的是,到底还是在敏朝境内,因此他们多数还会戴一顶幞头,多是平式,不过是幞头底下,往往是剃得短短的寸头,头油是滞销了的,现在流行的是带有香气,洗发专用的香皂,香气越浓越好,因为要表示自己和买活军一样,是每日都洗头的。
&esp;&esp;女子也是如此,流行到耳下的短发,可以扎一个小揪揪,藏进狄髻里便好,头发以柔顺为美,但是不肯把发油上得一绺一绺的,要透出一种干爽清洁,散发着‘洗发皂’芬芳的香气,这就是最为时髦雅洁的小娘子了。若是身上的衣服,有硫磺皂的气味,那就更好,说明家里环境清洁,衣服也打理得好,身上干干净净,是没有虱子跳蚤的,最是符合买活军所要求的‘干净卫生’的。
&esp;&esp;市面上,发油不见踪影了,如今最流行的是一种带了香气的洗发皂,用的时候先切下一小块,放在水中,融化后充分搅打,打起沫子,先用清水洗一道头之后,再用这皂水洗过两遍,等到把香气都揉进去了,这才清洗干净,徐振之去店中游荡时,伙计还热情介绍了一种香气差不多的花露,“这花露掺进去便是香皂,不掺进去,便是这花露,蘸一点儿洒在头上,人人都以为你刚洗了头发,雅洁得很,一般买香皂的客人,搭配着都要买些花露回去呢。”
&esp;&esp;这两样东西是不便宜的,但销路很好,武林的有钱人是多。徐振之当下欲买又忍住了,因为想到在买活军这里价格估计要便宜得多,但没想到,入城以来,倒没闻见这个味道,再看众人,不论男女,头发都是略带毛躁,似乎是头发每日洗涤以后,有些发蓬的样子,一时也有些费解,便和庄家父子谈起此事来。
&esp;&esp;这时几人已经回到庄家,庄掌柜请了邻居中一二有见识,有脸面的长者来作陪,他妻子也是能干,不多时便整治了一大桌菜来,分别是卤味拼盘、糖醋鸡米花、烧猪肘子、红烧鲫鱼、炸花生米、白糖拌西红柿、蒜泥黄瓜,炒红米苋、炒小青菜、海带豆腐汤,一桌九个菜,令徐振之直说破费。
&esp;&esp;不过,见庄家人面色轻松,心下也是暗道:“买活军这里,百姓日子实在是过得好,这样操办下来,固然比平时饮食要更上了几个台阶,但也看得出家里是常常吃得到肉的,便说他们的头发,虽然每日洗涤,却是油光发亮,发乃气血之余,头发好,便说明百姓们饮食很有营养。”
&esp;&esp;再有一点,那便是庄娘子和庄小妹也上桌吃饭,而且位次不低,一张大圆桌,庄娘子坐在庄掌柜下首,小妹坐在她身侧,庄子在更下首,如此把两个女眷夹在一起,和外男隔开,而两个街坊也是神色自然,并无丝毫勉强,可见买地民风,日积月累,和敏朝已有了很大不同。徐振之还是老敏朝的做派,自然不会多打量别家的女眷,庄嫂子一说话,他便看着面前,一粒粒地夹炸花生米吃。
&esp;&esp;“徐先生这就有所不知了,”庄嫂子说话声音清脆,一听就知道是个爽利人,“我们这里的百姓,是真真切切每日都要洗头洗澡的,尤其是这盛夏时节,便不去澡堂子,自己在家也要擦洗,因此,那个香皂,一来也用不起,二来也不必用——连吏目们都不讲究这个,这东西在我们这里也就不流行了。”
&esp;&esp;“倒是云县那里,外地的客商久住的多些,他们身家丰足,现在争相在建水塔、水车,都要做自来水的盥洗室,那么多钱都花了,也不少个香皂钱,因此虽然我们这里也有香皂厂,但是货一般都是外销,过日子的人家不太买的,也就是新婚小夫妻买两块用个新鲜罢了。”
&esp;&esp;买活军的新式澡堂,徐振之是见识过的,因为他这一次去了武林城外的钱塘私港,不但去澡堂子里领略了,见识了水泥屋子,还去茶楼看了戏。不过他真不知道买活军沐浴的习惯养成得如此彻底,居然所有人都有每日洗浴的习惯,一时也是不由一怔,道,“这澡堂的污水都是排去哪里呢?直接排到河中么?若是如此,平时洗菜做饭,又去哪里取水?”
&esp;&esp;他本是对名山大川最感兴趣的,旅途中的民生百态,不过是捎带而已,但自从来了买活军这里,风景倒还暂未见识多少新东西——这一次他从许县经过时,并未绕路去虎夷山游玩,因那处他曾去玩过,已是了然于胸,知道彼处水流湍急,于崇山峻岭之中,道路难行,恐怕并不适合母亲随喜。
&esp;&esp;不过,一入衢县,便觉得人情上有很多新鲜之处,而且越是接触,越是让人生出好奇来,逐渐着迷。
&esp;&esp;徐振之心里,不由就冒起了一个想法:“这些记叙了买地治下所见的日记,其实也可以刊载于周报上,毕竟周报有许多都是卖到敏朝境内去的,甚至单独集结成册,往敏朝发行,说不定也有销路——《国朝旬报》上,未必也不是不能刊登这样的文章呢!正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,听说国朝旬报的惠主编也是个开明的大臣,若是求名,真可以寄一封信过去投稿。”
&esp;&esp;不过,给国朝旬报投稿,未必有稿费的,又很可能有安全上的隐患,再加上徐振之现在已经很有名了,因此,这样的想法不过是一下便止歇了,徐振之听众人说了用水的规矩——原来澡堂子都要建在河流下游,而洗衣房在相对的上游,河里是严禁倒马桶、刷马桶的,马桶要去相应的粪池倾倒,在一旁的污水沟里洗刷云云。心中更是好奇,因便问道,“这样多的人每日洗澡,还要用水,可曾耽误了上下游的水质,玷污了吃用的井水?”
&esp;&esp;听众人纷纷说是未曾,水质一如往常,甚至更加清亮时,也是暗暗点头,忖道,“此事要着重记录下来,我虽然不能学郦道元治《水经》,但对地质、水文倒是有些心得,先去京城之时,便留心到京城的水质和以往比有所改善,如今看来,很可能和粪池的普及有很大关系,不知道买活军的最高学府设在哪里,有没有地质大家,可以前去讨教一番,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为何。”
&esp;&esp;不过,这件事毕竟不雅,也就不在饭桌上多说了,一时取了一杯蜜茶,谢过庄嫂子操持款待,庄嫂子忙谦逊道,“其实一多半都是外头买来的!这卤味、肘子,鲫鱼,都是外头的滋味好,我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