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91节(3 / 5)

惴惴——不论是以辽东将官的身份,还是徐子先弟子的身份,此时他都是别无选择只能入伙,此后安危,便要不情愿地与这胆大包天的田都督捆绑在一起了。

&esp;&esp;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了谢六姐的那篇文章,还有在买活军里混得风生水起的老师,孙初阳的心又定了一点。他本身就不是什么道心很坚定的人,对于圣贤之学也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的态度,所以便很轻易地被《政权、国家》打动了,当然,要他现在就投奔买活军,那孙初阳办不到,他不能抛下在宁远一起吃苦受累的兄弟,但如果有一天形势实在是不好,他也已经尽力了……那,不是还有老师么……

&esp;&esp;有了孙初阳的表态,田任丘便为自己这里拉拢了一系强援,最重要是这个借口找得好,徐子先的安危是面大旗,他的学生们便不能反对朝廷与买活军结好,而且这些实干派、技术派,如今很多都在九边为官,又能拉拢、结交不少将官,要比九千岁这般完全令出于上,到处派宦官监军,指手画脚,更能做出成绩。

&esp;&esp;田任丘虽从阉党上位,但却不会只限于阉党的基本盘,此时笼络了孙初阳,他心情极佳,又与孙初阳共饮了几杯,孙初阳还想探问田任丘的具体政策,只是此时夜已四更,天边曦色微露,只得暂且作罢,今夜的所得,已超过事前所想太多,足够他好生消化一阵子了。

&esp;&esp;起身告辞时,田任丘又从书房中取出一份报纸,递给孙初阳,笑道,“初阳,你久在军中,难道不好奇买活军是如何打仗的么?这份报纸是昨日傍晚才送到我这里的,今早方才送入宫中去,你还要比皇爷更早一步看到呢。仔细读读,若有什么启发,随时找我。”

&esp;&esp;他这本只是为了示好笼络,但对孙初阳而言,却又是添了难题,他本已疲倦至极,打算回驿馆去大睡一场,但得了这份报纸,听说其中刊载了买活军的具体战况,又如何忍耐得住?一路驱马回到驿馆,拿冷水洗了洗脸,慌忙就打开报纸,先看头版——讲的是鸡笼岛‘开发’,这个也极为重要,但暂且按下,又往下翻了几个版,这才在第六版看到了大字标题。

&esp;&esp;“我在买活军当水兵一……什么,可恶!居然是一!”他不由叫了起来,心中陡然涌起了对发明‘连载’那人的无限恼怒,但亦是没有办法,无可奈何地往下看去,才看了几行字,便是神色一整,睡意全无,把一盏凉茶都放得热了,犹是浑然不觉,全神贯注,逐字逐字地咂摸了起来……

&esp;&esp;第190章 我不信!

&esp;&esp;以孙初阳的品级, 想要在辽东和疁城老家之间自由通信,显然是还欠了点儿,因为他养不起一个专门送信奔波的健仆, 便只能托了送军需的队伍一站一站的往回带,到了京城再转驿站送去。他给别人写信还好些, 别人要给他写信相当的困难, 因此他和关内的亲友联系是比较稀少的, 但买活军的报纸却可以做到期期不落, 因为买活军经常去狮子口送粮食,会带报纸来,而他们的报纸送到京城之后, 也会有人收集了按时送到宁锦前线。只是有时候会久久不到,又忽然一次性到几期,时效性并不能算很强。

&esp;&esp;若要孙初阳说, 这报纸也是越办越好的,不知是哪里找来了什么能人,此前第六版、第七版的报道, 多数都淡而无味, 只有一些本地的读者来信, 是值得注意的,提到了他们治下的一些社会现象,其余都是些可有可无、平铺直叙的文章,还不如笑话有味儿,第八版到第十版,有一个栏目是孙初阳很喜欢的, 叫做趣味歇后语, 还有成语考证、方言考证, 都搔到了他的痒处,至于话本,那就更别提了。孙初阳在九千岁和叶首辅门房候见时,都见到有一样来拜访的小官,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《射雕英雄传》,也有看《蜀山剑侠传》的,究竟能考上举人、进士的品味较为雅驯,并未见到《斗破乾坤》的爱好者。

&esp;&esp;但这几期以来,编辑或许是换人了,接连推出了几篇报道,都相当扣人心弦,而且言之有物,绝非虚构。这篇《我在买活军当水兵》,也是如此,像是孙初阳这样熟悉兵事的,一看就知道必定是采风使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水兵,复述他的所见。先介绍一天的起居时间,当班时什么时候起来,去哪里吃饭,吃完饭又做什么,编成什么班组……

&esp;&esp;外人想象之中,似乎当兵的总在挥刀来回砍杀,或者是摔打一身的武艺,只有真正当兵的人才知道,当兵的首先要找班组,其次要考虑到自己吃什么、穿什么,接下来才是习练什么兵器,而和个人的武勇相比,结阵是否熟练,能不能及时变阵,该如何防敌军冲阵,如何辨别旗号、鼓声……当兵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枯燥无聊的,而且一天也不是总训练,甚至可以说训练占的时间并不多。

&esp;&esp;剩余的时间做什么呢?要当值守卫,要做活修筑各种工事,要行军,要出去侦查,要保养盔甲、兵器,如果搞军屯,那还要去种田。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、欲饮琵琶马上催?军中禁酒,至于说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,这样的场面一年也不过几次而已,而且后果往往非常惨烈,战后的气氛也很低迷……这也是很多军队军纪不佳,主将放纵士兵抢掠的原因,一整年下来,辛苦、枯燥、无聊、压抑,饷银便是拿足了也很微薄,前途未卜,生活总是吃苦,若不给一些盼头在,军队是真要哗变的。

&esp;&esp;孙初阳在前线呆了两三年,宁远那带着血腥气的风似乎都吹进了他的骨头里,这样一个老军务看这篇报道,是真的能看出滋味的。买活军的这个小水兵,年纪十九岁,入伍三年多,还介绍了他的来历——他是衢县的住民,因为常常在衢江捕鱼,非常熟悉水性,衢县被买活军攻克之后,因为他聪明伶俐,在扫盲班表现很突出,身体素质又好,经过一年的观察,顺利入伍,成为了云县水军的一个小兵,被编入了甲板队,平时的活计,除了刷洗甲板之外,各处有货都需要他们来顶上,级别仅比后勤兵高上一级,说他是小兵,那是丝毫不假的。

&esp;&esp;因为是水师,夜里也能航行,因此水师船上是三班轮流的,岗位上永远有人,这个小兵如果轮中班,每天就是中午12点,吃完午饭后去当值,一直到晚上八点多这才下值,他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要起,起来之后还要互相组织着上课学习,进行一些额外的勤务,譬如自己护具的保养,个人卫生的维持等等。这样算来,他的工作是满辛苦的,要比宁远这里的兵劳作时间更多一些。孙初阳看到这里,便很关心他的精神状况,因为宁远的士兵很多都有士气低迷的时候,这也是将领们面临的一大难题。

&esp;&esp;这就可以看出来,这编辑或记者,是个懂行细心的人了,他在这里插了括弧中自己的一句问话,便是询问这个小兵平日是否感到疲累,会不会感到沮丧枯燥,而小兵则表示训练虽然辛苦,但吃得非常好,而且报酬也高,政审分又加得多,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苦的。他们平时吃饭,白米饭吃到饱,这个都已经不屑说了,冬天是顿顿可以见荤的,夏天也每顿都至少能吃两个鸡蛋,一个月的报酬,如果是在驻地训练,那也有个两千的筹子,而且部队里包吃包住,这两千是尽存起来的,在买活军里干上几年,回家买个大房子实在是不成问题,而且政审分还高,便是有一日不当兵了,也不愁找不到工作。

&esp;&esp;连一个小兵每顿都可以见荤腥!孙初阳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,甚至因此觉得熬夜仔细读报的自己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