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96章(1 / 1)

&esp;&esp;他们这儿秋社祭祀没固定的日子,只要村里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收了,就可以开始了。

&esp;&esp;内容主要就是庆祝丰收,祭祀土地神,祈求来年五谷丰登。

&esp;&esp;而祭品和花销主要是族里出,其他的各家各户自愿捐就行。

&esp;&esp;捐钱也行,捐东西也行。

&esp;&esp;没上限也没下限,都是个心意。

&esp;&esp;实在条件不好的,抓一把米也就行了。

&esp;&esp;村里会组织大伙儿一起做点心、做菜,素的、肉的流水席一样地摆。

&esp;&esp;谁家有好桌椅,有大铁锅,这会儿都要拿出来用。

&esp;&esp;这一天要有鱼有肉,有足够的食物,祭祀完土地神,还要让全村每个人不管贫富,不管老幼,都能吃上肉,吃上一顿饱饭。

&esp;&esp;若是哪个村里吃的好,祭品多,那都是附近村子能谈上一个月的大事。

&esp;&esp;猫冬时正是说媒的高峰,哪个村子秋社吃得好,还有表演,连娶媳妇嫁女儿名声都好。

&esp;&esp;今年江大爷高兴捐钱多,姜竹和江宏明先前也捐了,赶收钱时候,姜竹又去捐了一两银子,还有其他富户半两一两的,几百文的捐,他们村今年不但有鱼有鸡鸭,还买了两头大肥猪,两只大肥羊,另买了不少的肉,把附近村子都轰动了。

&esp;&esp;他们附近村子往年大家主要是靠鱼当主肉的呢,祭祀也是买猪头,今天姜家村真是发了。

&esp;&esp;很快江修文考上秀才的事就随着猪和羊传遍了好几个村子。

&esp;&esp;而姜家村的小孩儿们早早就在村口蹲着,从看见猪就开始流口水,听着猪的惨叫,他们一边不忍心听,一边又忍不住肚子直咕噜。

&esp;&esp;被请来的赵先生给孩子们讲什么叫君子远庖厨,然而他完全是多虑的。

&esp;&esp;这里没君子。

&esp;&esp;只有猎户家和农户家馋肉吃的孩子。

&esp;&esp;烧猪毛时候火烧到猪皮上的香味儿简直太诱人了,这时候让他们说什么别杀生简直太难了。

&esp;&esp;做不到,根本做不到。

&esp;&esp;不可能,根本不可能。

&esp;&esp;他们只想冲过去先来一口尝尝味儿。

&esp;&esp;第92章 画完了

&esp;&esp;没见过世面的沈青越跟着村里人一起参加祭典, 看他们在村里集合,跳着祭祀的舞蹈往田边走, 族里长辈带人到田边摆好了供桌、供品,跳完丰收舞,由里正高声背祈福的唱词。

&esp;&esp;然后烧香拜神。

&esp;&esp;姜竹举着香不放心地回头看了一眼,见他躲得远远的,混在小孩儿堆里,又放心地继续看前头了。

&esp;&esp;沈青越像游客似的, 看他们全村十五岁以上的人跪拜土地神。

&esp;&esp;香火很足,戴了口罩都能闻到柏香的味道。

&esp;&esp;所有人中,他一眼就能看到站在前几排的姜竹。

&esp;&esp;谁让小姜师傅年纪不大,但辈分儿高。

&esp;&esp;祭祀完, 就能开席了。

&esp;&esp;猪头、羊头,还有整只的祭品鸡鸭鹅鱼, 会端到村里辈分最高的那两桌去。

&esp;&esp;其他人则自由坐下, 从大锅里盛菜。

&esp;&esp;沈青越被安排在离临时厨房远的桌上。

&esp;&esp;为了迁就他, 姜大山、姜四山两家也跟着坐到这儿来。

&esp;&esp;不过时不时空气里还是能飘来一阵子一阵子的香味儿。

&esp;&esp;尤其是盖着盖子炖煮的菜, 一掀锅盖, 呼, 就是一阵香味儿。

&esp;&esp;姜四山早有点儿坐不住了, 从前他都会提前占地方尽量去临时厨房旁边, 那样能比坐得远的先吃到菜。

&esp;&esp;好在姜树、姜家俊、姜竹都在端菜的队伍里, 几盘子菜盛出来, 他们会留着最多最满的往这桌端。

&esp;&esp;村里谁家没成亲的年轻小伙子每年都要干这活儿。

&esp;&esp;一来是他们年轻辈分小, 正是干活儿的年纪,二是方便村里不熟悉的大婶、大嫂们看看他们认认人,方便冬天时候给他们牵线拉媒。

&esp;&esp;沈青越远远地就能听见有人在打听姜竹。

&esp;&esp;还有隔壁桌的跑来他们这儿找吕香梅打听。

&esp;&esp;更有脑回路不知道怎么跑的, 还问起吕香梅要不然把家蕙和姜竹说说。

&esp;&esp;正吃饭的家蕙差点儿把饭给喷了。

&esp;&esp;梁玉兰:“哎哟天爷啊!听听这都是说什么呢?你还是先给我小叔子说吧,我们家那仨,我小叔子才最着急呢!”

&esp;&esp;姜四山:“对呀,他们三个竹子最小,明年说也不晚,你知道哪家好姑娘想着我们家姜树啊,姜树也不差啊,模样多好!”

&esp;&esp;沈青越默默点了点头,就是,姜竹还是小朋友呢。

&esp;&esp;但其他桌上来借着和吕香梅、梁玉兰说话的由头,偷偷看家蕙的人还真不少。

&esp;&esp;小姑娘别扭地吃肉都不香了。

&esp;&esp;但每年都是这个流程,和其他地方唱山歌、跳舞相亲似的,这时候适龄的姑娘小伙子都不能跑。

&esp;&esp;急着想看的人家,家长还会专门到能会说媒的人家旁边坐。

&esp;&esp;沈青越看戏看得津津有味,不想还有人打听起他了。

&esp;&esp;姜竹刚端着一大盆儿羊肉萝卜汤过来,就听见有人问沈青越“沈先生从前成过家吗?有孩子吗?”

&esp;&esp;盆里的汤差点儿洒托盘上。

&esp;&esp;姜正眼疾手快赶紧给扶住了。

&esp;&esp;沈青越瞥他一眼,姜竹放好汤盆儿,顺手帮他舀汤。

&esp;&esp;多舀几块儿萝卜。

&esp;&esp;沈青越:“我没成过亲,也没孩子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么大了还没说过亲呢?”

&esp;&esp;沈青越:“我天生身体不好,成什么亲啊,不是耽误人吗?”

&esp;&esp;“话哪是这么说的,”想给他做媒的早就找孙大夫打听好了,“孙大夫说你这毛病不是啥大病,这不是都健健康康活这么大岁数了吗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