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清末的法师 第1115节(1 / 2)

&esp;&esp;赵传薪传送过去泥抹子手套。

&esp;&esp;包工头两界同时上线,大兴土木。

&esp;&esp;【一天时间,圆塔建了三分之一,沙民喜色难掩,拍打墙壁表示:这可比用粘液建造更结实。】

&esp;&esp;赵传薪给“我”传送了牛羊肉和大列巴,总比吃虫子要强。

&esp;&esp;挪了些沙子过来后,赵传薪合上《旧神法典》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诅咒和扎小人画圈圈都无济于事,老赵能吃能拉能睡。

&esp;&esp;反而来胪滨府登记的汉、旗两民逐渐多了起来。

&esp;&esp;五翼总管齐聚胪滨府,和官货局商量矿票分配。

&esp;&esp;波迪格日勒拿着一张硬板身份证明,仔细打量。

&esp;&esp;身份证明,姓名波迪格日勒,所属贯籍新巴-尔虎左翼……

&esp;&esp;在身份证明边缘处,有一个红色小印章,是巡警局的印。

&esp;&esp;摸了摸,略有些凸起。

&esp;&esp;字迹工整,少了几分灵气,多了几分严肃正式。

&esp;&esp;另一份矿票,上面写着矿产属性:煤矿。

&esp;&esp;地区:扎赉-诺尔。

&esp;&esp;具体矿洞:波老尼果夫二矿。

&esp;&esp;持有者:波迪格日勒。

&esp;&esp;承包时间:3年……

&esp;&esp;持有股份:……

&esp;&esp;却是盖着官货局和会计所两个部门印。

&esp;&esp;官货局出具资格,会计所确定税收。

&esp;&esp;想要出票,须得两个部门同时点头,缺一不可,否则就会被卡住。

&esp;&esp;波迪格日勒惊奇道:“咦,这是什么纸张?”

&esp;&esp;姚佳给最后一个总管的票盖了章说:“这是秘制的纸张和墨水,无法仿造,杜绝一切作假可能。”

&esp;&esp;或许下个世纪能仿造。

&esp;&esp;矿产和捡来的差不多,不但总管有,副总管也有股份。

&esp;&esp;除了煤、盐、金等矿票,还有草票、鱼票、木票、救济票……

&esp;&esp;朱老八也来了胪滨府,战战兢兢的进了官货局。

&esp;&esp;“姚总办,我来了。”他再没之前的嚣张气焰,点头哈腰的说话。

&esp;&esp;“来了坐。”

&esp;&esp;朱老板坐在对面,屁股占三分之一椅子面:“姚总办,我来办理木票。”

&esp;&esp;“用途是什么?”

&esp;&esp;“胪滨府工地采购一批圆木,我带人砍伐劈板。”

&esp;&esp;“数量。”

&esp;&esp;“大小木头两百株。”

&esp;&esp;“去巡警局开具身份证明,回来拿票。”

&esp;&esp;“是……”

&esp;&esp;姚佳最后又提醒了一句:“照章缴税,漏税你会很惨。”

&esp;&esp;“是是是,多谢姚总办提醒。”

&esp;&esp;赵传薪和胡大都没拿朱老八怎样,这人在汉民间有些影响力,不若起个示范带头作用。

&esp;&esp;听话,就能生存。不听话,就要挨板子。

&esp;&esp;倔强?那是找死。

&esp;&esp;待朱老八办完所有手续,拿着身份证明和木票出门。

&esp;&esp;有来办事、认得他的人问:“朱老板,事情怎样了?还能伐木么?”

&esp;&esp;“能。”朱老八得意洋洋的挥舞手里的木票:“只是不能随意砍伐,要交税。记得,不要漏税,否则下场凄惨。”

&esp;&esp;姚佳的话,被他现学现用。

&esp;&esp;“你朱老八发达了,竟然批下来了木票。”

&esp;&esp;朱老八得意洋洋,问:“你在此作甚?”

&esp;&esp;“听说官货局负责垦务,旗人不喜耕种,我们来碰碰运气,看看能不能分得一块地。”

&esp;&esp;“啊?什么?还能分地?”朱老八吃了一惊。

&esp;&esp;“是啊,府衙发布告示,今后外来者不得随意搭建窝棚,否则立即驱逐。咱们这些早些年来的汉民,可办理身份证明领地,只有田赋,没有头税和户赋,有豪强盘剥,知府大人扒了他的皮。最紧要的是府衙不收荒银,免费发放田地。”

&esp;&esp;“什么?不收荒银?”朱老八震惊了:“这如何可能?”

&esp;&esp;“嗨,等我进去打探一下便知真假。”

&esp;&esp;朱老八按耐不住了,想了想,也钻进排队的人群中。

&esp;&esp;老辈思想,田地永远放在第一位。

&esp;&esp;无论世道如何,至少饿不死,就好像有人必须买房一样,觉得买房就可高枕无忧。

&esp;&esp;更何况胪滨府竟然不收荒银。

&esp;&esp;朱老八发现,随着日头高升,队伍逐渐拉长。

&esp;&esp;他原本在最后面,到后来反而成了靠前的人了。

&esp;&esp;前面的人办理完,兴高采烈的出来。

&esp;&esp;朱老八问:“如何了?”

&esp;&esp;“我们家里一共三口子,共领地二十四垧,全都办了身份证明,领了田票。姚总办说,只能自己种,不能转让和买卖,但只要想种就能种到死。除却田赋外,果然不须缴纳别的税,也不收荒银,这下可好了。”

&esp;&esp;朱老八被震的耳朵嗡嗡作响,这么容易吗?竟然有24垧地,那么就是一口子8垧,要是懒散些的农户都种不过来。

&esp;&esp;一人种8垧,对吃苦耐劳的国人来说不算什么。俄民都能种得,何况是国人,只要肯吃苦够勤快。

&esp;&esp;他不可置信问:“没有别的条件?”

&esp;&esp;“有倒是有,我们在海拉尔河畔的土窑房必须拆除,暂时搬到被驱逐的俄人窝棚,明年再自己建房住。可分的地都是熟地,俄人真是好人,帮咱们把地垦的熟了,呵呵呵……”

&esp;&esp;朱老八听了,只觉得毛孔都舒展开。

&esp;&esp;旗人不喜欢种地,可真是便宜了他们汉人,竟然还有这等好事?

&esp;&esp;这不就成了地主了?

&esp;&esp;知府大人果然还是向着自己人。

&esp;&esp;正做着美梦,就听笔帖式不耐烦的吼道:“下一个怎地还不进来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