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免有些孟浪。因此纷纷婉言拒绝了。金鹴华也不强求,和众人告别之后带着白秀珠离开了。
&esp;&esp;他们走之前,那个由佣人送来的姑娘家里的佣人们已经离开了。他们手脚麻利地很,把他们家小姐的东西收拾完便走了。那姑娘此时也不在,佣人离开之后那个沪上姑娘就直接自己出去了,说是要逛一逛公学里面的景致。
&esp;&esp;白秀珠和金鹴华吃完了饭,才感受到分别即将到来。迟来的苦闷弥漫上心头,让她显得有点蔫哒哒的。金鹴华看了好笑,只好安慰她道,五天之后就能够重新见到了,到时候他会推了公事,陪她在家里玩。
&esp;&esp;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。金鹴华把白秀珠送到了宿舍楼下,对她道:“上去吧,你进去之后我再走。”
&esp;&esp;白秀珠依依不舍地抱了他一会儿才松开手进去。一步三回头地把这段短短的路走得无比漫长。
&esp;&esp;可是再漫长也还是那么短的一段路。
&esp;&esp;白秀珠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金鹴华的视线里,他又往楼上看了一会儿。才转身离去。
&esp;&esp;当他的明珠散发出自己的灿烂光辉,当他的凤凰已经羽翼丰满,当他的姑娘已经拥有自己的远大的理想,他能够做的不是用华美的笼子把她关起来歌唱,也不是用盒子装好这个明珠明珠向别人欣赏炫耀。而是让她自己去舒展羽毛,搏击长空;让她自己去散发潋滟华光,辉煌万丈。
&esp;&esp;第173章
&esp;&esp;白秀珠到宿舍里面的时候,宿舍里的家长已经走没了。三个女孩子里面也只剩下了那位来自开封的姑娘。
&esp;&esp;因为追求性别平等和妇女解放。所以华夏很多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,施行男女同校的制度。但实际上这些大学里面招收女学生的名额有限。而且因为学费的缘故,许多中产阶级的小业主是不会让家里的女孩子出来读书的。
&esp;&esp;这也不能够怪他们,现在大学的学费一年需要两三百块大洋。对于大财阀大学者大地主来说,这笔钱算不上什么。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,这笔钱几乎是一年的盈余——这还是对于受过教育,薄有资产,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的小地主和小业主们来说。
&esp;&esp;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是不可能让自家的女孩子出来读书的。封建的思想在社会各阶层根深蒂固,社会的偏见也让大多数女孩子找不到拥有远大前程的工作。
&esp;&esp;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,也是从愚昧走向开明必不可少的阵痛。这种悲哀和阵痛不仅仅发生在华夏,在世界各地都有着这样的阵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