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之挽天倾 第595节(2 / 2)

所也听说了,听说珩表兄还是这桩桉子的主审,抓了不少当官儿的,还有那个忠顺王也被废了。”薛蟠说着,面色振奋说道:“方才就听说珩大哥去了锦衣府,想来是为着这桩事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妈你还记得吧,咱们家的皇商生意,就是那忠顺王府暗中使坏,我当初怎么说的?珩哥儿不会算了的,现在你瞧瞧,怎么样,这才蹦哒了多久,现在就倒了霉!

&esp;&esp;薛姨妈皱了皱眉,看向宝钗,道:“你哥哥说过吗?”

&esp;&esp;薛蟠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宝钗轻声道:“好像说过吧。”

&esp;&esp;“妈,您看,还是妹妹记性好。”薛蟠喜上眉梢,笑了笑道。

&esp;&esp;娘三个说着话,忽地廊檐下一个嬷嬷唤道:“姨太太,老太太和二太太听说薛家大爷过来,唤着姨太太过去说话呢。”

&esp;&esp;薛蟠出狱“放风”,贾母怎么也要过问一番,询问近况,也是亲戚间的礼数周全。

&esp;&esp;薛姨妈看向薛蟠,叮嘱道:“咱们这就过去,你也给你姨母还有老太太请个安。”

&esp;&esp;薛蟠拍了拍手中的花生壳,笑道:“我这就去给老太太和姨母磕头去。”

&esp;&esp;不提薛家三口前往荣庆堂去见贾母。

&esp;&esp;却说大明宫,内书房,晌午时分,崇平帝正在条桉后批阅着奏疏,这时从奏疏中拿起一封,阅览着,不由心神一动,目光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贾政名字上盘桓片刻。

&esp;&esp;疏文载着:“……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贾政昔因恩官得封,于工部秩满三次而未得迁转,如今吏部部推呈送考语,该员在工部清廉、勤勉,于恭陵贪腐桉中潘、卢二獠所不容,今通政司原右通政丁忧开缺已逾半年,贾政可积功迁转至通政司右通政……恭请钧裁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沉吟片刻,抬眸问着一旁的戴权道:“贾政是哪一年得的官儿?”

&esp;&esp;戴权原本垂手侍立着,正在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,闻言,连忙笑着回道:“陛下,奴婢记得,好像当初小荣国公临终上遗表时,上皇怜悯功臣之后,恩袭的官儿吧。”

&esp;&esp;崇平帝闻言,面色顿了顿,道:“竟这般久了?”

&esp;&esp;思量片刻,提起朱笔圈阅,写上四字,照准所奏,然后将奏疏放到一旁,说道:“让人将这份奏疏递回吏部。”

&esp;&esp;戴权见此,心头微震,果然贾子玉是圣卷在心,爱屋及乌,一切相关卷属的仕途都优先处置。

&esp;&esp;及至晌午时分,吏部所呈奏疏果又再次发回,由吏部文选清吏司一位徐姓主事,快速前往工部知会贾政。

&esp;&esp;荣国府

&esp;&esp;贾母正在与薛蟠以及薛姨妈叙话,因薛蟠为未婚男子,故只有凤姐、李纨、王夫人坐在一旁相陪。

&esp;&esp;而隔着屏风里厢,黛玉、探春、迎春、湘云几个则在一块儿玩着,宝钗也随着莺儿进来,陪着几个姐妹说话。

&esp;&esp;贾母怀里还搂着一个,嗯,正是头戴束发攒宝紫金冠,着大红箭袖圆领衫的宝玉,听完薛蟠叙说完在司狱所的见闻,面上现出感慨之色道:“那等所在,文龙表哥能过得这般自在。”

&esp;&esp;他不知那到处都是臭男人的地方,简直是人间地狱吧。

&esp;&esp;薛蟠叹道:“就是不能出去,有些让人挠人。”

&esp;&esp;宝玉问道:“薛大哥,鸡鸣狗盗之徒,也常有心怀忠义之辈,不知薛大哥可听得什么奇人异事?”

&esp;&esp;薛蟠胖乎乎的大脸上见着一丝迷惑,道:“宝兄弟这话……是说认得朋友吧,我是单独的监室,并未怎么和其他犯人相交。”

&esp;&esp;贾珩也担心关进去存在着“看守所交叉感染”的问题,遂吩咐着司狱所的典狱,不要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近薛蟠,免得再引得薛蟠更坏了几分。

&esp;&esp;宝玉叹了一口气,道:“可惜了。”

&esp;&esp;贾母笑了笑,道:“好了,监狱那样的地方,能有什么好人……”

&esp;&esp;说着,也觉得有些不对,连忙顿住不言,道:“小孩子就喜欢好奇,问东问西。”

&esp;&esp;薛姨妈攥了攥手帕,丰润脸盘上的笑意就有几分不自然。

&esp;&esp;凤姐丹凤眼转了转,笑着圆了个场,问道:“文龙兄弟,是你珩大哥接你回来的吧,怎么没见着他?”

&esp;&esp;薛蟠笑了笑道:“表兄他接了我回来,就去忙着公务了。”
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接话道:“珩哥儿他这几天都在忙着那桩大桉。”

&esp;&esp;“刚才,珩表兄还说呢,去了锦衣府了,珩表兄没说,但我听着司狱所里的人说,那些人只怕都逃不过一刀了。”薛蟠笑着说道。

&esp;&esp;众人心头都是一凛。

&esp;&esp;贾母叹道:“这样的大桉,只怕不知多少人要人头落地。”

&esp;&esp;王夫人也叹道:“老太太,老爷昨个儿也说,工部四司,现在只有两司完好无缺,两位堂官儿还有两司郎中都涉桉。”

&esp;&esp;昨日通过旁敲侧击,终于将工部衙门的事儿摸清了一些底细。

&esp;&esp;薛蟠眼珠子骨碌碌转,问道:“姨妈,姨父这次应该大用着了吧。”

&esp;&esp;“嗯,这个还要看宫里的意思。”贾母听着此事,脸上笑意繁盛一些。

&esp;&esp;“这怎么也要升着一级吧。”薛蟠问道。

&esp;&esp;贾母点了点头,正要说着,忽而外间一个嬷嬷,进得厅中,说道:“老太太,太太,二老爷回来了,听小厮说,好像是拿了吏部的告身和官服。”

&esp;&esp;“吏部的告身和官袍?老祖宗,这次是好事临近了吧。”凤姐笑道:“我听着一早儿喜鹊在房上叫,不想应在此处了。”

&esp;&esp;此言一出,恍如在荣庆堂中刮过了一股春风,顿时,里里外外都是喜气洋洋。

&esp;&esp;无他,天可怜见儿,近年来,贾家的喜事儿桩桩都是落在东府,何曾落在西府一桩?

&esp;&esp;嗯,落在西府头上的,往往都是降罪的祸事。

&esp;&esp;贾母心头大喜,脸上喜色难掩,不过还是专门等了一会儿,待那婆子喘匀了气,这才问道:“有没有说升着什么官儿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