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之挽天倾 第491节(2 / 2)

后,一桩桩、一件件,都落在黛玉眼中,对贾赦与贾琏遭牢狱之灾,并没有什么心绪。

&esp;&esp;探春拉着迎春的手,宽慰道:“大老爷和琏二哥哥,这几年在外面,做出这些祸事来,倒是苦了凤嫂子和二姐姐。”

&esp;&esp;迎春叹了一口气,原本木讷、安静的少女,目光也有些微失神。

&esp;&esp;虽不在贾赦膝下养大,但终究是父女,这会儿被探春特意点出,心绪就有几分怅然和迷茫。

&esp;&esp;宝钗叹道:“我瞧着先前用饭,凤嫂子脸色不大好,琏二哥出了这么桩事,也不知她该怎么忧心了。”

&esp;&esp;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,摊上那么一个拈花惹草,又为家里招风惹雨的夫君,何尝不是所托非人。

&esp;&esp;不知为何,忽然想起那雨中撑伞而行的少年,这贾家遮风挡雨的,可能自始自终只有一人。

&esp;&esp;正说话的工夫,屋外丫鬟禀告道:“几位姑娘,大姑娘过来了。”

&esp;&esp;说话之间,只见元春进入厢房,丰润明媚的脸蛋儿上,蒙着哀戚之色。

&esp;&esp;“母亲还有大太太他们怎么说?”探春连忙起身,关切问道。

&esp;&esp;元春摇了摇头,迎着几道目光,道:“老祖宗想着让宝玉……只怕终究是一厢情愿而已。”

&esp;&esp;尽管也起过那么一丝让宝玉承爵的心思,但想起珩弟先前的态度,也只能彻底打消。

&esp;&esp;探春秀眉微蹙,轻声道:“还需得珩哥哥拿主意了。”

&esp;&esp;元春在一旁坐下来,点了点头,叹道:“现在大伯下狱,父亲赋闲,家里自过了年,祸事倒是一桩挨着一桩,我寻思着,当需往清虚观打几天平安醮才是。”

&esp;&esp;元春只是随意感慨的一句,或者说打平安醮这会儿落在梨蕊脸蛋儿少女耳畔,心头却涌起一股异样。

&esp;&esp;宝钗端起一旁的茶盅,低头品了一口,莹润杏眸中垂落之时,暗道,等晚一些,当去问问他才是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随着时间流逝,贾母、王夫人也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尴尬的局面,荣国府两位当家人,一个除爵,一个赋闲。

&esp;&esp;第455章 薛姨妈:他……他没见着厌烦吧?

&esp;&esp;宁国府

&esp;&esp;已近未时,贾珩刚至内厅,未及落座,伴随着如兰如麝的香气,转眸见到晴雯扭着水蛇腰进来,脆生生道:“大爷,曲镇抚使在前厅等候多时了。”

&esp;&esp;“知道了。”贾珩说着,离座起身,前往前厅。

&esp;&esp;“都督。”见到贾珩进来,曲朗从椅子上起身,面色恭谨,拱手一礼。

&esp;&esp;贾珩面色淡漠,说道:“至外书房叙话。”

&esp;&esp;外书房,贾珩来到红木书案前,提起茶壶,“哗啦啦”声中,蓝白祥云图纹的茶盅,热气袅袅而起。

&esp;&esp;贾珩斟了两杯茶,递过一杯,问道:“忠顺王府,最近动向如何?”

&esp;&esp;曲朗受宠若惊接过茶盅,委婉劝道:“琪官儿那边儿还未传来新的消息,内务府的罗郎中,还有工部的两位大人,卑职都着亲信人暗中监视着……都督不妨先缓上一缓?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说道:“缓上一缓是对的,等这桩案子完了,再理那一事,现在京中风高浪急,不宜节外生枝。”

&esp;&esp;贾赦案发,京城瞩目,他不可能即刻就爆出皇陵贪腐案,否则,就有与忠顺王无端争执之嫌。

&esp;&esp;等贾赦一经案了,他再借旁人之手,揭开皇陵贪腐的黑幕,那时就可坐看风云变幻,只是还有一种可能,会让他卷了进去。

&esp;&esp;即,大狱一起,锦衣府可能主审此案,那时,纵然他想隔岸观火,也难以如愿。的

&esp;&esp;“孙绍祖呢?”贾珩将心头的一些遥远思绪压下,放下茶盅,凝眸看向曲朗,问道。

&esp;&esp;“卑职正派人盯着,今日之事,想来会引起其人警觉,不知都督是什么主张?”曲朗问道。

&esp;&esp;贾珩想了想,沉声道:“先以走私贩私,图谋不轨的名义,将这人羁押起来,等过几天,我亲自来讯问。”

&esp;&esp;孙绍祖世袭大同卫指挥,现在兵部候缺儿题升,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,如今又牵连贾琏一案中,那么北镇抚司就可照例羁押讯问。

&esp;&esp;事实上,锦衣府之权力在崇平初年颇为膨胀,三品以下官,见锦衣府驾贴,都可延请至锦衣府喝茶。

&esp;&esp;但这几年,天子御极日久,渐渐讲究吃相,凡重案、要案,多交由三法司会审、断谳,比之往日,更为注重程序规范,当然,如果兴大狱,又会另当别论,那时什么《大汉律》,在口含天宪的皇帝面前都是一张废纸。

&esp;&esp;曲朗道:“卑职回去后就让人抓捕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叮嘱道:“最近京察事务繁多,京师地面侦听及时一些,多加留意,与中城副指挥董迁做好对接,别出什么乱子才是。”

&esp;&esp;京察之背景下,党争会愈演愈炽,今日朝会上已现出一些苗头,来日进行到哪一步,尚不可知。

&esp;&esp;曲朗恭敬应了,旋即又道:“都督,赵千户飞鸽传信,言人已到了金陵。”

&esp;&esp;南镇抚司的赵毅,护送着军器监的监丞徐庭业以及几位匠师,南下前往濠镜,习学火炮制艺之术,此刻尚在路途。

&esp;&esp;“公文发至诸省,让沿途诸千户所接应一下。”贾珩吩咐道。

&esp;&esp;曲朗道:“已发过公文。”

&esp;&esp;贾珩想了想,说道:“让他到了濠镜,及时送信过来。”

&esp;&esp;交待了几桩事务,而后送走了曲朗,等下稍作休憩,还要前往五城兵马司处置政务。

&esp;&esp;待返回内厅,落座,抬眸瞧见晴雯,唤道:“晴雯,过来帮我揉揉肩。”

&esp;&esp;“哎,公子。”晴雯甜甜应了一声,俏丽狐媚的瓜子脸上,笑意繁盛。

&esp;&esp;说着,绕过来,伴随着一阵香气扑鼻,给贾珩捏着肩头,问道:“公子,今天累得不轻吧?”

&esp;&esp;贾珩微微闭上眼眸,享受着小手的按摩,温声道:“倒也没这么累,天天都这样,差不多习惯了。”

&esp;&esp;现在基本都是三处跑,如果不值宿军机处和上朝的话,一大早儿势必前往京营,督导十二团营作训,下午则是前往锦衣府或是五城兵马司,听取两衙关于京城治安、情报工作的汇报。

&esp;&esp;中午还要抽空去陪伴晋阳长公主,晚上则回宁国府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