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之挽天倾 第452节(1 / 3)

&esp;&esp;在晋阳长公主那边儿,中午饭都没吃,中间只吃了一些点心,而后一直折腾,似乎是在连本带息补欠账般,再让晴雯榨取,只怕铁打的身子都熬不住。

&esp;&esp;少年之时,戒之在色。

&esp;&esp;晴雯凝了凝秀眉,近得前来,却是嗅闻着贾珩身上一丝若有若无的气味,心下就有几分狐疑,倒也没再坚持,道:“那我给公子准备衣裳。”

&esp;&esp;贾珩转身进入厢房,洗了洗澡,而后换上一身石青色苏锦圆领衫,想了想,将先前买好的簪子藏在袖笼,向着书房而去。

&esp;&esp;内书房一共有两处,东西两厢,东厢书房则是平时用来处置机要的地方,除探春平日出入外,甚少有人来,而另外一处西厢内书房,则用来在后院闲暇时看书,或是会客,或是休憩。

&esp;&esp;此刻西厢内书房中,宝钗身姿丰盈,坐在小几旁的绣墩上,静静等着。

&esp;&esp;少女一身淡粉色交领棉袄,下着葱黄绫缎长裙,手中正拿着一沓书稿,神情专注,弯弯秀眉下,水润杏眸晶莹凝露。

&esp;&esp;一旁的烛火灯笼,彤彤火光映照在脸蛋儿上,为滑若凝脂的肌肤增添了几分柔美,不点而红的樱唇则泛着莹莹光芒。

&esp;&esp;“刷”地翻开一页,忽地听到跫音自屋外传来,抬眸看去,只见削肩膀、水蛇腰,着翠色掐牙背心的少女,款步进得厅中。

&esp;&esp;晴雯提着一茶壶,轻笑道:“姑娘稍等,我们家公子还在沐浴更衣,一会儿就过来。”

&esp;&esp;宝钗打量着晴雯,情知这是那人身旁一等得力的丫鬟,轻轻笑了笑,柔声道:“看着书稿,倒也不急。”

&esp;&esp;晴雯看着气质端庄、笑意明媚的少女,倒也有几分好感,转身倒了一杯香茶,道:“姑娘喝茶。”

&esp;&esp;宝钗道了一声“有劳”,接过茶盅,却一时未动。

&esp;&esp;晴雯觑见宝钗手旁的三国话本,轻笑问道:“姑娘在看公子写的那本三国话本?”

&esp;&esp;宝钗点了点头道:“刚刚在读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目,写得真好呢,你若是有兴致,可以在闲暇时看看。”

&esp;&esp;念及此处,再次想起书中所载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

&esp;&esp;在金陵十二钗中,唯一一位心怀政治抱负的宝钗,看到这样的句子,难免不为之心潮澎湃。

&esp;&esp;当然,更多是一种观书识人的法子,少女想知道贾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&esp;&esp;好在此刻的三国话本,并未完全成书,而等到三国成书,那么关于某人是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诸葛,还是汉征西将军的曹贼,抑或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,只怕不知多少人后知后觉,恍然大悟。

&esp;&esp;晴雯俏声道:“我虽蒙公子不嫌,识得几个字,但这三国话本深奥晦涩,却不大看得懂。”

&esp;&esp;晴雯识字时日尚短,也只够平常书写所用,这等话本,看起来就有些吃力。

&esp;&esp;宝钗声音轻轻柔柔,笑道:“倒也不算很难,我看第一本时,也有许多不懂,看的多了,也就好了,反而还能借机多识一些字呢?再说,你平时就在你家公子身旁,若有个一知半解的,也可时时请教着著书人,比旁人都便宜许多。”

&esp;&esp;这位安分随时、自云守拙的少女,每每都能将话说到人心坎里,就连赵姨娘都要说一句,“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,会做人,很大方……若是那林丫头,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,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?”

&esp;&esp;晴雯闻听这番言语,对着少女一时间好感大增,却也不知想起什么,芳心羞喜,道:“那我闲暇时看看。”

&esp;&esp;她如是询问着她家公子,似乎也不错?

&esp;&esp;宝钗看着眉眼间气韵妩媚的少女,捕捉到目光难以掩映的欣喜之色,杏眸闪了闪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这才端起茶盅,抿了一口。

&esp;&esp;少女举止娴雅,虽是商贾出身,但却有一股温婉知性的书卷气无声散逸着。

&esp;&esp;晴雯好奇问道:“姑娘平时读什么书?”

&esp;&esp;宝钗轻笑了,回道:“读一些诗词选集什么的,最近倒是在读一些史书,都是随意翻翻,打发时间,平时其实也不大看。”

&esp;&esp;晴雯脸上就见着羡慕之色,说道:“你和林姑娘,还有三姑娘,都读着不少书。”

&esp;&esp;宝钗放下书本,道:“也没读多少书,女子又不科举功名,多读少读几本,倒也无甚大碍。”

&esp;&esp;晴雯闻言,凝了凝眉,低声道:“公子平时倒不喜这类话。”

&esp;&esp;宝钗玉容微滞,杏眸中现出一抹思索,笑道:“这我竟不知了,却不知珩大哥平日里怎么说?”

&esp;&esp;尽管与那人有过亲密接触,其实她也不太了解他,还只能揣摩着他的喜好。

&esp;&esp;“公子当初教我识字,说纵不得科举,也可读书明理,前天我识了五百个字,公子又送了我两句箴言,倒也似在说着读书的事儿。”晴雯轻笑说着。

&esp;&esp;原本晴雯认过五百字,前日贾珩随手写了两句箴言,作为勉励。

&esp;&esp;宝钗闻言,心头却起了几分兴致,抬起水润杏眸,似无意说道:“什么箴言?”

&esp;&esp;晴雯目光出神,轻声念道:“若有诗书藏在心,岁月从不败美人。”

&esp;&esp;显然这箴言已在晴雯心头翻来覆去许久,记得是一字不差。

&esp;&esp;宝钗闻言,品着这句话,明眸焕彩,一时无言。

&esp;&esp;“你们两个说什么呢?”

&esp;&esp;就在这时,贾珩举步迈入书房,看向正在说话的二人。

&esp;&esp;晴雯扬起光洁圆润的下巴,笑道:“公子,和宝姑娘说读书的事儿呢。”

&esp;&esp;“读书的事儿有什么可说的。”贾珩轻声说着,然后落座下来,接过晴雯递来的香茶,然后看向宝钗,问道:“薛妹妹可是为了文龙的事而来?”

&esp;&esp;宝钗点了点头,敏锐察觉到对方少年的炙热,芳心一跳,面上却不动声色,道:“是兄长的事要烦劳珩大哥。”

&esp;&esp;晴雯见此,情知二人要谈事,遂出了书房。

&esp;&esp;然而,晴雯一走,贾珩近前而坐,坐在宝钗身旁的绣墩上,在少女娇羞不胜中,挽过一只绵软、白腻的素手,问道:“薛妹妹,是姨妈让你过来的?”

&esp;&esp;宝钗微微垂下螓首,白腻如梨蕊的脸蛋儿,早已爬上两朵红晕,心湖忽地涌起一股羞意,捏着手帕,声音带着几分颤抖:“珩大哥,妈说想请你用宴,商议下我兄长的事儿,珩大哥什么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