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44章(2 / 2)

们这批私兵,因为附近州府已经得到金军大举入侵的消息了。

&esp;&esp;要是在往常,官府早派兵清剿了。

&esp;&esp;私人武装怎能聚集这么多人呢?是不是想造反?

&esp;&esp;之所以确定是私兵,是因为宋朝士兵大多脸上都有刺字。而兵马俑脸上无字,所以明显不是正规军。

&esp;&esp;始皇很不满这个操作:

&esp;&esp;“黥刑乃是对犯人的刑罚,赵宋怎能如此残害士兵?”

&esp;&esp;其实正常的宋朝军队是不用黥面的,虽然不少都要刺字,却不是在脸上刺,而是在身上刺下军队番号一类的记号。

&esp;&esp;还有些士兵则会主动在脸上刺字,刻下诸如“赤心报国,誓杀金贼”的文字以表决心。

&esp;&esp;在北宋前期,黥面一般只出现在被发配的士卒和被俘虏的降卒身上。

&esp;&esp;但,到了北宋末年可就不一样了。

&esp;&esp;北宋末年因为政局问题,士兵待遇一降再降,出现了大量逃兵。各地军备不足,就开始强行抓壮丁了。为了防止他们逃跑,还在脸上刺字。

&esp;&esp;从这个时候起,就是正正经经地开始给普通士兵黥面了。找再多借口也没用,说到底就是宋朝官府不拿士兵当人看。

&esp;&esp;到了如今,官府正规军里黥面的成了大多数。一支队伍中一个黥面的都没有,反而非常少见。

&esp;&esp;何况他们的盔甲制式也完全不同。

&esp;&esp;但凡朝廷有空过来打探一下,都会发现这群人穿着精良甲衣。

&esp;&esp;相比起来宋兵就惨得多,士兵待遇那么差,指望他们有全套的兵甲护体实在是痴人说梦。何况宋朝冗兵严重,士兵太多也导致兵甲确实很难做到人人齐备。

&esp;&esp;弱宋反而存在着冗兵的问题,真是叫人讽刺。那么多士兵都打不赢仗,足可见不是人多就行的。

&esp;&esp;宋人不知道秦朝军队制式,倒是看不出什么。顶多觉得他们的兵甲奇怪,疑惑一下哪里弄来这么多精良装备的,其他事情就没工夫探究了。

&esp;&esp;因为此时金人已经攻克了真定府,开始南下了。

&esp;&esp;养兵千日用兵一时。

&esp;&esp;放眼望去,家中三个主事人里,始皇不会带兵,将闾更指望不上。扶苏无奈地发现好像只有他懂一点,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做这次的将领。

&esp;&esp;历史上的长公子扶苏跟随蒙恬在北境督建长城,但期间并非只管工地。修建的过程中常有匈奴骚扰,打得匈奴不敢南下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。

&esp;&esp;反正扶苏刚去时匈奴还没那么安分,公子本人大概率还是上过战场统过兵的,有那么点领兵天赋在。

&esp;&esp;扶苏努力回忆着韩信教过的东西,像模像样地指挥起来。

&esp;&esp;他的优势在于兵马俑令行禁止,全是精锐。正面拼杀的话,肯定是他们占上风。

&esp;&esp;既如此,扶苏也不和金军玩什么计谋。他擅长的是朝堂斗争,这方面的权谋计策不一定对行军有用,不如堂堂正正地打。

&esp;&esp;二太子完颜宗望没有亲自前来,打头阵的是他手下的小将耶律铎。之前在雄州击败了三万宋军,不过他倒也算不上特别有名的将领。

&esp;&esp;两军交战数日,耶律铎不能克。

&esp;&esp;他百思不得其解,搞不懂宋人又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厉害的队伍,而且人数不少。

&esp;&esp;但耶律铎没有撤退的想法,他并不觉得宋人有什么好怕的。一时攻克不了不代表什么,多僵持几日胜利只会是他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