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第175节(1 / 2)

&esp;&esp;“我大孙子才十七,小孙子更小才十六,都还是未成年呢!”

&esp;&esp;赵奶奶比她还不高兴呢!今天中午赚钱的快乐,都被这些人给打扰了。

&esp;&esp;“什么,还没成年?”

&esp;&esp;老大妈傻眼了。

&esp;&esp;“对啊,这条巷子里的人谁不知道啊?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,我家两个孙子都还是未成年呢!现在都要以学习为主,成家起码也得几年后才有时间。”

&esp;&esp;赵奶奶可不是那些无知之人,看小孙子每天上学忙到吃饭都要人喊,他们当然不会拖孙儿们的后腿了。

&esp;&esp;何况孩子们现在还小,几年后大学毕业也才二十出头,再说亲事也来得及,真没必要现在就给他们相亲。

&esp;&esp;据说谈恋爱会影响学习,这哪行啊!所以现在一有人要给两个孙儿提亲,赵奶奶都是一口拒绝,不给他们说第二遍的机会。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,那位大妈骂骂咧咧地走了,只是这一次她骂的不是赵家,而是跟她提这事的人。

&esp;&esp;太没公德心了,人家孩子还没成年呢!她家的闺女都满二十了,这实在是不太相配。

&esp;&esp;见大妈没有成功,巷子里的邻居都笑了。

&esp;&esp;笑死,如果不是两个孩子没成年又在上学,能轮得到外面的人来说亲?早让他们巷子里的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了。

&esp;&esp;盯着赵家两个孙子的,巷子里人家大把,但凡家中或是亲戚里有年纪合适的姑娘,都是盯梢赵想兄弟的重点。

&esp;&esp;“爷爷奶奶,我们回来了。”

&esp;&esp;车未到,声先至。

&esp;&esp;“我孙儿回来了,不和你们聊了。”

&esp;&esp;赵奶奶一听到大孙子的声音,立即站起来去迎接自己的孙孙们。

&esp;&esp;“这赵老太命真好,老伴对他一心一意,儿子还是军人,两个孙儿更是大学生,咱们巷子里就数她的命最好。”

&esp;&esp;有人羡慕地说道。

&esp;&esp;“谁说不是呢!我都想和她换一个人生了。”

&esp;&esp;家庭不太和睦的人说道。

&esp;&esp;“行了,你想换人家可不想换,别说些不可能的话了。”

&esp;&esp;她的话被邻居挡了回去,然后大家又一起看着赵想和翟新陪着赵奶奶走回来。

&esp;&esp;“奶奶,有空我跟哥也带你和爷爷去玩,那里看风景还是很不错的。”

&esp;&esp;赵想扶着奶奶,跟他说起公园的风景。

&esp;&esp;他会说话,文采也不错,那风景让他说得引人入胜,别说赵奶奶听得入迷,就连围观他们三人的邻居都听入迷了。

&esp;&esp;直到三人进了家门,随着大门关上,声音才消失。

&esp;&esp;“又关门,怎么赵家的大门老是关着啊?”

&esp;&esp;有邻居不满地说道,他还想进去瞧一瞧这赵家的四合院和他们住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呢!

&esp;&esp;“那是人家的家,人家想关就关,关你什么事?知道你小心眼,没想到连人家关门你都要管。”

&esp;&esp;其他邻居没好气地说道。

&esp;&esp;“……”

&esp;&esp;本来是想引起大家的不满,逼赵家人以后敞开大门,这样他就能找机会进去看一看了。

&esp;&esp;没想到他的话不仅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,反而自己被说了一通,那人顿时就自闭了。

&esp;&esp;被众人挤兑的人不知道,不是大家不好奇赵家的四合院,而是赵家人一看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。

&esp;&esp;别看赵奶奶和赵爷爷在摆摊,平时也跟大家聊天,可看他们一家的衣着和气质,明显和大家有一定区别。

&esp;&esp;为了不让赵家人厌恶他们,所以众人就收起了自己的好奇心。特别是家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,更是不敢惹赵家人讨厌了。

&esp;&esp;赵想他们回到家,赵爷爷带着儿子和翟民,正给翟新打书架。

&esp;&esp;“爷爷,我们回来了。”

&esp;&esp;赵想进门就喊人。

&esp;&esp;“好好,回来就好。”

&esp;&esp;赵爷爷看到孙子,脸上笑开了花,不过手上的动作也不停。

&esp;&esp;书架已经打好了,现在就差上漆了。

&esp;&esp;“阿新,要红漆还是清漆?”

&esp;&esp;上漆前,翟民问儿子。

&esp;&esp;“要清漆。”

&esp;&esp;翟新选择了和弟弟一样清漆。

&esp;&esp;“好。”

&esp;&esp;翟民立即把清漆拿出来,开始往原木书架上刷起来。

&esp;&esp;刷好漆的书架暂时还不能用,要在通风的地方摆上一阵子,等味道散了再搬回房间。

&esp;&esp;赵想的书架都是这么做的,翟新的书架做好后,也都搬去和赵想的书架放在一块散味。

&esp;&esp;倒座房的屋檐下,摆了一片书架。

&esp;&esp;赵想的最多,翟新只有四分之一,也就是一个。

&esp;&esp;不过翟新没有认为自己是被忽略了,平时大家对他们兄弟都是一样的。而且他的书没有弟弟多,所以弟弟的书架多几个也是正常的。

&esp;&esp;赵想的书房和房间,都快被书堆满了。

&esp;&esp;他在老家收集的书和字画这些,都用邮寄的方式寄到了首都。他们在四合院住下后,把这些东西全部拆开来,一般没有太大价值地摆在了赵想的书房。

&esp;&esp;就这样字画也装了两个箱子,还有几书架的书。

&esp;&esp;来到京城后,赵想也有意识地收集书籍字画。

&esp;&esp;珍贵的都妥善保管起来,回头捐给国家。一般的照样自家留着,就挂在家里。

&esp;&esp;书籍也是一样,医书全部抄写一份,原本以后都是要捐出去的。

&esp;&esp;张百草也抄了一份,留给自家做为传承。

&esp;&esp;他现在正慢慢接受徒弟的思想,虽然还没有开口说把自家的医书捐上去,但是他也答应了多收几个徒弟。

&esp;&esp;赵想现在已经可以看一些小病痛了,张百草也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大徒弟。

&esp;&esp;以后收的徒弟,肯定不会和赵想一样没半点基础,可能后面收的徒弟在医术上比大徒弟还要好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