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大明占领西州后,会设立一胡一汗两个治民官。”
&esp;&esp;“到时胡人治民官,会从他们之中选拔。”
&esp;&esp;阿力木江大喜:“谢大王,如此一来西州各部,定会更加拥护天朝统治。”
&esp;&esp;阿力木江立即出发,前往西州联络各部族,准备迎接大明王师。
&esp;&esp;朱棡则开始进行最后的人事安排,以防他走后,河西这边出现乱子。
&esp;&esp;这事儿说来简单,可实际上很复杂。
&esp;&esp;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,河西有两套班子。
&esp;&esp;一套是晋王府,一套是大明河西府。
&esp;&esp;朱棡在,他就是领头人,两套班子谁都得听他的。
&esp;&esp;他不在,这事儿就不好办了。
&esp;&esp;让河西府的人为主,晋王府那套班子的人肯定会有不服。
&esp;&esp;让晋王府的人为主,名不正言不顺。
&esp;&esp;如果各自为主,那会导致两套班子分裂,必然会生出事端的。
&esp;&esp;除非朝廷直接任命一个人掌管河西两套班子。
&esp;&esp;可,也不知道是朝廷信任他,还是疏忽了,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旨意传来。
&esp;&esp;他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&esp;&esp;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,朝廷的援助到来。
&esp;&esp;这本来没什么奇怪的,每年四季运送军需物资,都是固定的。
&esp;&esp;然而,随同而来的一个人,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。
&esp;&esp;晋王嫡长子,朱济熺。
&esp;&esp;“圣皇、太上皇、皇上都觉得您可能需要我,我也想来帮您,就让我过来了。”
&esp;&esp;朱棡大喜,道:“哈哈……好,来的好啊。”
&esp;&esp;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,你来的太是时候了。”
&esp;&esp;然后他又说道:“我还一直在奇怪呢,明知我要出兵西域,朝廷为何没有派人来接管河西。”
&esp;&esp;“现在我才知道,不是他们疏忽了,而是有更好的计划。”
&esp;&esp;朱济熺就是掌管河西最佳人选。
&esp;&esp;其一,他是朱棡的嫡长子,能继承朱棡的关系网,各部族对他会比较信服。
&esp;&esp;其二,天然的晋王府继承人,朱棡不在他能名正言顺的统治晋王府。
&esp;&esp;其三,他是朝廷派过来的钦差,河西府也要归他辖制。
&esp;&esp;这个人选可以说相当完美。
&esp;&esp;之后朱棡和朱济熺进行了长谈。
&esp;&esp;通过交流,朱棡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朝廷的情况,以及后续的政策。
&esp;&esp;“陛下非常稳重,前几年不会做出重大变革,以稳固当前的改革成果为主。”
&esp;&esp;“相对应的,在军事上会略微主动一些。”
&esp;&esp;“接下来几年,辽东、云贵、川蜀、两广、交趾等地,都会有军事行动,打击不臣服的部落。”
&esp;&esp;朱棡:???
&esp;&esp;你叫这是稳重?那他要是不稳重,简直不敢想。
&esp;&esp;这不禁让他有些担心,怕这大侄子太激进,搞的烽烟四起。
&esp;&esp;不过……老爷子还在呢,还有陈景恪,怎么会允许他如此胡来?
&esp;&esp;“你皇爷爷和陈景恪呢,他们也支持?”
&esp;&esp;朱济熺自然猜到了他的顾虑,就说道:
&esp;&esp;“这就是安平侯主张的,他提出了一个有限战争理论。”
&esp;&esp;“就是大明要利用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,对周边不臣服的部族,采取持续不断,但有限度的战争。”
&esp;&esp;“让那些部族时刻处在战争的恐怖之中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既能震慑已经臣服的部族,也可以持续不断的让不臣服的部族流血。”
&esp;&esp;“除了军事打击,还有配套的思想攻势。”
&esp;&esp;“大明会通过种种手段,在思想文化上对他们进行同化。”
&esp;&esp;“将那些部族拖疲拖垮,自然就会归附大明了。”
&esp;&esp;比如利用佛道两教,对其进行宗教渗透。
&esp;&esp;比如通过臣服的部落,对他们进行文化渗透等等。
&esp;&esp;朱棡不禁点头表示赞同,在边境这么久,他更了解如何和这些人打交道。
&esp;&esp;陈景恪的这个措施,确实很有效。
&esp;&esp;有些部族打一打就服了,然后老老实实接受统治。
&esp;&esp;有些部族那真的是怎么打都不服,打不过就跑,趁你不备就发动偷袭。
&esp;&esp;搞的人非常无奈。
&esp;&esp;主动发动低烈度的有限争战,确实是很有效的办法。
&esp;&esp;不就是比拼耐心和消耗吗。
&esp;&esp;大明的国力最不怕的就是消耗。
&esp;&esp;我用一百份资源,去消耗你一份资源,最后被耗死的依然是你。
&esp;&esp;而且通过这种手段,也能让军队保持战斗力。
&esp;&esp;可以说一举多得。
&esp;&esp;事实上,朱棡不知道的是,陈景恪这么做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计划。
&esp;&esp;那就是军功爵制。
&esp;&esp;不给军队找个敌人,他们会内耗的。
&esp;&esp;有仗打,他们就不会造反。
&esp;&esp;而且持续不断的低烈度战争,也能促进军队序列新老交替,延缓军功集团腐化的速度。
&esp;&esp;当然,这么做还有个前提,朝廷手里必须有足够的土地。
&esp;&esp;否则立了军功没办法封赏,军功爵体系也会崩溃。
&esp;&esp;可现在大明最不缺的,恰恰就是土地。
&esp;&esp;这些东西,朱棡不在中央,了解的不清楚是很正常的。
&esp;&esp;朱济熺倒是知道,不过父子俩刚见面,并不是讲这些的时候。
&esp;&esp;听完他的解释,朱棡这才放下心来。
&esp;&esp;如此看来,大侄子还是很稳重的,没有急于求成。
&esp;&esp;接着,父子俩又聊起了一些别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