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脸皮也厚了,全当没听见。
&esp;&esp;反正老子媳妇娶到家了,你爱咋说咋说。
&esp;&esp;不过作为实权太子,他并没有多少时间耽于新婚之乐。
&esp;&esp;很快就被政务包围了。
&esp;&esp;这第一桩大事,就是诸侯王就封。
&esp;&esp;第438章 我都想弄死他
&esp;&esp;四月初,国子监的一处别院里,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考试。
&esp;&esp;参加考试的总共有一百三十人。
&esp;&esp;“即将分封的诸侯和他们的继承人,共三十人,分别在这两间考场里。”
&esp;&esp;“国相和户部大臣各五十人,在这两间考场。”
&esp;&esp;国子司业赵谦向朱元璋、朱标等人介绍这里的详细情况。
&esp;&esp;事实上不用他介绍,对这里的情况大家都非常熟悉。
&esp;&esp;毕竟这个政策就是他们一行人商量出来的。
&esp;&esp;封国不是划块地给一些人口,就能建起来的。
&esp;&esp;需要照顾的点可以说千头万绪。
&esp;&esp;既然要进行大分封,大明就不可能不管后续,那太不负责任了。
&esp;&esp;所以,各种配套的东西也要准备好。
&esp;&esp;除了各种必要的启动物资,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。
&esp;&esp;大明的勋贵集团,十有八九都是底层出身,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。
&esp;&esp;靠他们治理国家,那简直就是开玩笑,更别提建设一个国家了。
&esp;&esp;只能大明帮他们建立一套体系。
&esp;&esp;不是大明不愿意放手,而是没办法,必须要扶着走一程才行。
&esp;&esp;这也就意味着,诸侯国初建的时候,官僚体系都是大明朝廷指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