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朱雄英很是满意他们的表现,也不再吊胃口,说道:
&esp;&esp;“据陈永和所说,他们亲眼见过亩产千斤的庄稼,并且带了一些种子回来……”
&esp;&esp;老朱眼珠子都红了:“良种呢,良种在哪?快拿给咱看看。”
&esp;&esp;朱标也起身说道:“快,把良种拿过来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这才命人,将装种子的几口箱子抬进来,然后指着其中一口说道:
&esp;&esp;“皇爷爷、爹,亩产千斤的良种就在这……”
&esp;&esp;不等他说完,老朱直接就扑了过去,一把将那口箱子掀开。
&esp;&esp;露出了单独存放的七颗红薯。
&esp;&esp;他伸出双手,小心翼翼的捧起一颗红薯,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。
&esp;&esp;犹如观看世间最珍贵的宝贝。
&esp;&esp;朱标也跟过来,拿起一颗观察起来。
&esp;&esp;很大,很重。
&esp;&esp;符合亩产千斤的特征。
&esp;&esp;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亩产千斤。
&esp;&esp;不过那些人既然敢把种子拿过来,就说明作假的可能性不大。
&esp;&esp;朱雄英在一旁将红薯的特点讲了一遍,当然都是陈永和告诉他的。
&esp;&esp;当得知吃了这东西,会出现烧心、胃酸等等后遗症的时候。
&esp;&esp;老朱有些生气的道:“矫情,饿肚子的时候观音土都吃不上,这点小问题算什么。”
&esp;&esp;“只要能填饱肚子,只要吃不死人,它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。”
&esp;&esp;朱标默默的点头,能果腹,吃不死人。
&esp;&esp;对于饿肚子的人来说,这已经是奢望了。
&esp;&esp;朱雄英则有些无法理解,毕竟他生来富贵,很难真正理解饥饿是什么。
&esp;&esp;其实陈景恪也很难理解,毕竟前世今生他都没有真正饿过肚子。
&esp;&esp;不过他毕竟见多识广,还是能体会到一些的。
&esp;&esp;能果腹,吃不死人。
&esp;&esp;这看似低到无法再低的要求,只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才知道,这是多么的奢侈。
&esp;&esp;老朱小心翼翼的将红薯放在桌子上,郑重的道:
&esp;&esp;“马上找最有经验的老农来种植,就在宫里种,咱要亲自盯着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真的能亩产千斤,陈永和当封侯,其余所有人皆有厚赏。”
&esp;&esp;朱标颔首道:“如此良种,不封侯不足以偿其功。”
&esp;&esp;“种植的事情,可以将五弟叫过来,他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。”
&esp;&esp;老朱点头道:“嗯,咱正有此意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笑道:“别急啊,还有其它种子呢。”
&esp;&esp;“这个瓜,个头也非常大,能长到脸盆大小。”
&esp;&esp;“房前屋后,地头边角,都能种上几颗。”
&esp;&esp;“既能当菜吃,也能临时充当主食果腹。”
&esp;&esp;老朱再次露出震惊之意,然后狂喜道:
&esp;&esp;“竟然还有?”
&esp;&esp;确实还有,接下来朱雄英又将其它种子全都介绍了一遍。
&esp;&esp;每一样老朱都很开心。
&esp;&esp;即便是产量一般的玉米,他也高兴的眯起了眼睛。
&esp;&esp;一点都不像方才说的那样,啥都见过不稀罕。
&esp;&esp;“没想到,这殷洲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良种,真乃宝地也。”
&esp;&esp;这是他了解过所有的种子后,说出的评价。
&esp;&esp;朱标也是同样的态度,确实是宝地啊。
&esp;&esp;物种不但奇特,数量还多,关键是产量还高。
&esp;&esp;太让人眼红了。
&esp;&esp;这也更加坚定了占领此地的决心。
&esp;&esp;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别的神奇物品呢,绝不能让宝地落到别人手里。
&esp;&esp;之后取名的时候,老朱直接拍板。
&esp;&esp;也别乱起别的名字了,就用‘殷’字。
&esp;&esp;红薯叫殷薯,玉米叫殷米,南瓜叫殷瓜……
&esp;&esp;既说明了来源,又强化了殷商后裔这个标签。
&esp;&esp;以后提起这些作物的名字,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,来自于殷地,是殷商后裔种植的作物。
&esp;&esp;久而久之,新大陆就是殷商后裔的,而殷商是属于华夏的。
&esp;&esp;第431章 无题
&esp;&esp;经历过大饥荒的老朱,对粮食前所未有的重视。
&esp;&esp;得到良种之后都没带丝毫犹豫的,立即下令让朱橚入宫,并从医学院挑选几名农业专家过来。
&esp;&esp;同时又命户部挑选几名专家过来。
&esp;&esp;之后他又将一座宫殿单独圈出来,派了禁卫里三层外三层的封锁起来。
&esp;&esp;未经许可不许任何人进出。
&esp;&esp;包括那些专家,也全都被勒令殷薯收获之前不许离开。
&esp;&esp;能自由出入的,也就老朱、朱标、马娘娘、朱雄英、朱橚、陈景恪数人。
&esp;&esp;一开始朱橚还很不以为然,什么玩意儿就这么折腾啊?
&esp;&esp;不知道我那边正研究植物学,编写救荒本草的吗?
&esp;&esp;你老头不知道这本书有多重要是吧?
&esp;&esp;当得知殷薯能亩产千斤之后,直接跪了。
&esp;&esp;包括那些农业专家,也无比的震惊。
&esp;&esp;华夏数千年历史,何时出现过如此高产的庄稼?
&esp;&esp;别说是见过,听都没听过。
&esp;&esp;就连做梦都不敢做这么高的产量。
&esp;&esp;现在竟然真的有可能存在,他们如何能不激动。
&esp;&esp;当然,他们也不是没有怀疑。
&esp;&esp;可这是老朱拿出来的,他们自然不敢怀疑老朱用这事儿骗人。
&esp;&esp;更何况种子就在眼前,试一下就知道了。
&esp;&esp;为了预防他们不用心,老朱刻意夸大了良种的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