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46节(2 / 2)

&esp;&esp;听完最后的暗示,众人下意识的思考了一下分封勋贵的可行性。

&esp;&esp;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,如果依照周礼分封诸侯王,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。

&esp;&esp;蛮夷之地有了诸侯王管理,就不会对大明产生威胁,而且还解决了勋贵集团尾大不掉的隐患。

&esp;&esp;至于这些诸侯王会不会坐大,然后学习秦朝反过来吞并大明……

&esp;&esp;理智的人都知道,王朝覆灭在所难免。

&esp;&esp;可诸侯国想造反,就要先兼并其他诸侯国壮大自己。

&esp;&esp;这个过程需要几百年。

&esp;&esp;一个朝代享数百年国祚,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?

&esp;&esp;有人心中一动,想到了什么,就提醒道:

&esp;&esp;“大家想想前一篇,说成年亲王数量不够……”

&esp;&esp;得到提醒,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。

&esp;&esp;前一篇文章说成年亲王数量不够用,问大家该怎么办,后一篇文章就提出了解决的办法。

&esp;&esp;如果说两者没有关联,谁都不信。

&esp;&esp;第一篇文章,很有可能就是方孝孺用笔名写的。

&esp;&esp;莫非他真的支持大分封?

&esp;&esp;胆子实在太大了啊,完全就是不怕死。

&esp;&esp;不过……倒也符合方孝孺的行为。

&esp;&esp;紧接着,又有一个人提醒道:“大明周报是朝廷口舌,这两篇文章能出现在这上面……”

&esp;&esp;众人再次震惊。

&esp;&esp;莫非,朝廷真的有意大分封?

&esp;&esp;还是说,这篇文章是某些野心家的一种试探行为?

&esp;&esp;这时,一名三十多岁的儒生咽了口吐沫,压低声音说道:

&esp;&esp;“我是洛阳人,早在数年前就听说过一个传闻。”

&esp;&esp;众人的目光都向他看来,什么传闻?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?

&esp;&esp;那个儒生似乎有些紧张,深吸口气才说道:

&esp;&esp;“有勋贵醉酒之后口放厥词,说太上皇许诺他们……分封诸侯国……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