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有所倾向。
&esp;&esp;尤其是陈景恪竟然想复苏法家,他其实很不以为然。
&esp;&esp;法家和法治没有一文钱关系,他们的思想是一整套的道德和治国体系。
&esp;&esp;简而言之,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框架,将所有人都装进去。
&esp;&esp;所有人都严格按照制度框架给的任务去生活,不允许变动。
&esp;&esp;你是农民,就只能种地,不允许干别的。
&esp;&esp;不能穿华美的衣服,不能享受音乐,不能干这不能干那。
&esp;&esp;每天早上几点出去干活,晚上几点下班,都有严格的规定。
&esp;&esp;下班之后还要顺手砍一捆柴带回来,不带的就要受罚。
&esp;&esp;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,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劳作。
&esp;&esp;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?对不起,不行。
&esp;&esp;工匠子子孙孙只能为工匠,也规定了他们可以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
&esp;&esp;这种制度框架,大家想到了什么?
&esp;&esp;种姓制度?九品中正制?
&esp;&esp;还有人觉得法家思想比儒家优秀吗?
&esp;&esp;有人或许会说,你丫瞎扯,法家怎么可能这么霸道。
&esp;&esp;然而,法家就是这么霸道。
&esp;&esp;汉宣帝所言的: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。
&esp;&esp;其中的‘霸’就是通过法家来实现的。
&esp;&esp;匠籍制度是管仲发明的,他是法家的祖师爷之一。
&esp;&esp;娼妓也是在他手里变成了正当行业,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收税。
&esp;&esp;商鞅在秦国改革的内容,就包括严格规定百姓必须做什么,不允许做什么。
&esp;&esp;为什么商鞅死后,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觉得很爽?
&esp;&esp;就是因为从上到下,从权贵到百姓,都是他改革的受害者。
&esp;&esp;牺牲所有个体的利益,为国家服务。
&esp;&esp;这就是法家。
&esp;&esp;如果说儒家喜欢愚民,那法家才是愚民政策的祖师爷。
&esp;&esp;汉朝吸取了秦朝教训,采用了更加温和的措施,也就是外儒内法制度。
&esp;&esp;用温和的儒家思想,将法家的严苛制度包裹起来,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。
&esp;&esp;这才是外儒内法的内核。
&esp;&esp;如果儒家和法家必须二选一,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儒家。
&esp;&esp;这也是儒家最终战胜法家的根本原因。
&esp;&esp;朱标是研究过这些东西的,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。
&esp;&esp;因此,他才对陈景恪复兴法家很不以为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