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1节(2 / 2)

上。

&esp;&esp;最开始是地方官吏私收,后来干脆朝廷明文要求征收。

&esp;&esp;并且将鼠雀耗,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夸张程度。

&esp;&esp;缴纳一百斤粮食的税,就要再多给二十斤的鼠雀耗。

&esp;&esp;总共要缴纳一百二十斤。

&esp;&esp;宋朝赋税之重,堪称历朝历代之重,那是一点都不带假的。

&esp;&esp;元朝时期,虽然朝廷没有加收鼠雀耗,但地方官吏一直在变着花样的收。

&esp;&esp;明朝也好不到哪去,名义上没有,但地方官巧立名目,用各种方法在征收多种附加税。

&esp;&esp;政治清明的时期,附加税和正税持平。

&esp;&esp;政治昏暗时期,附加税是正税的几倍甚至更多。

&esp;&esp;“复杂繁琐的税务,既增加了征税的难度,也为官吏提供了贪腐的空间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有必要进行简化……”

&esp;&esp;“我以为,可以将田赋、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,合并征收现钱。”

&esp;&esp;“此法我称之为一条鞭法。”

&esp;&esp;“再结合摊丁入亩之法,将所有的税统一均摊到天下的土地里,最后以田税的方式征收。”

&esp;&esp;“最终实现田多者多交税,田少者少交税,无田者不交税。”

&esp;&esp;朱标赞道:“如此一来,税制就被简化为了田税一项,且由实物税变成现钱。”

&esp;&esp;“既方便了朝廷征税,又可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说道:“以往杂征都被地方官吏截留,并未进入国库。”

&esp;&esp;“现在将杂征并入地税,全部都要上交国库,可以增加朝廷的税入。”

&esp;&esp;“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,确实比两税法更加高明。”

&esp;&esp;马皇后却有不同的考虑:“好是好,可收获季节往往是粮食最便宜的时候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果实行此法,交税的时候粮商竞相压价,等交过税再抬高粮价,百姓就要吃两次亏啊。”

&esp;&esp;其他人都默然不语,确实会存在这样的情况,可比起优点,这点缺陷完全可以忍受。

&esp;&esp;如果不是马皇后提,他们压根就不会在意。

&esp;&esp;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:“此事好办,义仓会在粮食收获的时候收粮备荒。”

&esp;&esp;“只需要规定一个最低购粮价格,托住粮价不会降的太低,就可减少百姓的损失。”

&esp;&esp;马皇后也知道此事在所难免,就没有再多说什么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