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44节(1 / 2)

&esp;&esp;氨气的制备方法他知道,可以现在的工艺,是真弄不出来。

&esp;&esp;左思右想,还真给他想到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。

&esp;&esp;牛。

&esp;&esp;牛吃草,材料在牛胃里发酵,会产生一种混合气体,其中氨气的占比就很高。

&esp;&esp;不知道用这种气体,能不能弄出碱来。

&esp;&esp;不管了,先试一试再说吧。

&esp;&esp;于是就写了一个条子,还贴心的附上了,安全取‘牛气’的方法。

&esp;&esp;弄个细细的中空小管,从皮下插进牛胃放气。

&esp;&esp;然后用动物膀胱当容器,盛放气体。

&esp;&esp;朱元璋看到这个清单,终于有点绷不住了。

&esp;&esp;要石头就算了,现在连牛胃气都需要?那要不要牛粪啊?

&esp;&esp;不过他还是让人按照方法,收集了所需气体送了进去。

&esp;&esp;还别说,经过几轮试验,竟然真的制备出了纯碱。

&esp;&esp;索尔维制碱法,氨气是可以重复使用的。

&esp;&esp;理论上,他可以获得无数的碱。

&esp;&esp;只是生产效率有点低而已。

&esp;&esp;陈景恪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奇思妙想了。

&esp;&esp;而且三酸两碱,可是化学的母液。

&esp;&esp;现在这些东西全都有了,化学起飞的翅膀已经就位。

&esp;&esp;就是不知道,当后人听说自己是为了给媳妇弄聘礼,才造出玻璃,搞出了碱,会是什么表情。

&esp;&esp;嗯,估计会说,现代化学起源于一场爱情。

&esp;&esp;应该能收获不少粉丝。

&esp;&esp;有了碱的加入,果然获得了完全溶解的玻璃溶液。

&esp;&esp;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,调整各种中和材料的添加比例,最终获得了透明的玻璃。

&esp;&esp;那一刻,陈景恪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

&esp;&esp;然后就是不停地重复,总结出最适合的生产流程。

&esp;&esp;等到工匠们明白制作玻璃的原理,就没陈景恪什么事儿了。

&esp;&esp;这群技艺大师开始变着花样秀技术。

&esp;&esp;添加各种材料,获得想要的颜色。

&esp;&esp;甚至有工匠在偶然下搞出了渐变色,虽然成功率极低,成品全看运气,但已经足够惊艳了。

&esp;&esp;各种各样的玻璃工艺品,在他们手中制作出来。

&esp;&esp;很多产品,就连陈景恪这个穿越者都叹为观止。

&esp;&esp;陈景恪也没闲着,他准备亲手制作一样玻璃制品。

&esp;&esp;他没有那么多艺术细胞,搞不出什么新花样。

&esp;&esp;所以弄了个极简风格的产品,平面镜。

&esp;&esp;平面镜就需要平面玻璃,小块平面玻璃可以靠吹瓶子获得。

&esp;&esp;先将玻璃溶液吹成胆状,剪去两头,再竖着剪开,铺展,稍微打磨就成了。

&esp;&esp;但这种方法,只能造一尺见方的小平面玻璃。

&esp;&esp;几尺长的大块平面玻璃,就没办法靠吹气获得了。

&esp;&esp;工业生产大平面玻璃的技术,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攻克。

&esp;&esp;就是浮法玻璃。

&esp;&esp;在此之前,只能靠手工打磨才能获得。

&esp;&esp;最熟练的工人,也需要超过一百个工时才能打磨出来。

&esp;&esp;所以价格非常昂贵。

&esp;&esp;据说同治皇帝想给自己的门,安装一块大玻璃,需要花费四万两白银。

&esp;&esp;虽然有当冤大头的嫌疑,但也足见大块平面玻璃的价格,是多么昂贵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先是让人用吹瓶子的方法,制作了一批小块平面镜。

&esp;&esp;然后找来几个擅长打磨的工匠,花费半个月时间,制作出了四块六尺长三尺宽的大镜子。

&esp;&esp;这半个月里,其他工匠各显其能,造出了上百件各种工艺品。

&esp;&esp;而制作玻璃的工艺流程,在不停的试验中也趋于成熟。

&esp;&esp;陈景恪终于决定,出关。

&esp;&esp;想想外面那些人,见到这份聘礼时的表情……

&esp;&esp;真是让人期待啊。

&esp;&esp;第191章 琉璃动人心

&esp;&esp;陈景恪要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聘礼,迎娶福清公主,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。

&esp;&esp;说什么的都有。

&esp;&esp;但碍于他送子伴读的身份,大家表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佩服的样子。

&esp;&esp;不过事实上,就算是等着看笑话的人,心里其实也隐隐有些期待的。

&esp;&esp;毕竟连生儿子的秘法都有,再掌握别的秘法也不是没可能。

&esp;&esp;一天……

&esp;&esp;两天……

&esp;&esp;十天……

&esp;&esp;一个月……

&esp;&esp;随着时间流逝,舆论开始转变。

&esp;&esp;都这么久了还没见动静,怎么还不见人影?

&esp;&esp;莫不是弄不出来吧?

&esp;&esp;冷嘲热讽的声音开始变多。

&esp;&esp;陈景恪的那些朋友,也开始焦急起来。

&esp;&esp;到底什么情况,给个信儿啊。

&esp;&esp;徐达都有点坐不住了,跑进皇宫打听情况。

&esp;&esp;但也没得到任何结果,只知道还在研究。

&esp;&esp;福清公主也有点慌,不会真的失败了吧。

&esp;&esp;四十天……

&esp;&esp;五十天……

&esp;&esp;风言风语越来越多,私下提起此事,几乎都是嘲笑的。

&esp;&esp;连皇家都跟着一起被嘲讽了。

&esp;&esp;远在藩地的朱棡、朱棣几人,都写信过来询问情况。

&esp;&esp;就连对陈景恪最信任的朱元璋、马皇后几人,心情都有些忐忑了。

&esp;&esp;去打听情况,结果陈景恪死活不让他们进,说是要给个惊喜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