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过去的事提他做什么,给我说说这阿拉……天竺数字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下暗笑不已,老朱这欲盖弥彰,不过他能听进去就好。
&esp;&esp;一点一点给他讲大明之外的事情,就不信他没有想法。
&esp;&esp;然后他就将阿拉伯……呸,天竺数字和计算符号给老朱讲了一遍。
&esp;&esp;又进行了演算。
&esp;&esp;朱元璋是什么人,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种符号的方便之处。
&esp;&esp;亲自上手演算了好几次,才赞叹道:
&esp;&esp;“不成想,番邦竟也能创造出这么好的东西,看来咱也不能过于自大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逢迎道:“陛下英明,咱华夏文明向来兼容并蓄,取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瞪了他一眼:“哼,别拍马屁,以为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。”
&esp;&esp;“咱列不征之国,是怕后世子孙发动无谓之战,导致国内民不聊生。”
&esp;&esp;“若有利可图……哼,咱已经派人去那两处地方寻找银矿,你可满意了?”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中乐开了花:“陛下英明,臣为大明贺,为万民贺,为华夏贺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嘴角微微上翘:“别拍马屁,咱不吃这一套。”
&esp;&esp;“嘿嘿。”陈景恪憨笑着转移话题道:“陛下,臣还有一物献上。”
&esp;&esp;“哦,何物?”
&esp;&esp;陈景恪拿出几页纸:“一种新的账簿……”
&esp;&esp;“我家是开药铺的,需要记账……我也经常帮着记账,觉得那记账方式太过繁琐……”
&esp;&esp;“于是就自己琢磨了一套新的记账方式,自认为比之前的更好用,就献丑献给陛下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道:“哦,来给咱说说,你这记账方式和之前的有何不同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就将两种记账方式讲了一遍。
&esp;&esp;老的记账方式,就像是流水一样,一长串数字,每次查账都要从头计算。
&esp;&esp;非常的麻烦,也容易造假。
&esp;&esp;新记账方式,采用了前世的思路。
&esp;&esp;其实就是复式记账法,很繁琐但不容易做手脚。
&esp;&esp;朱元璋在对比过两种记账方式的之后,自然知道哪个更好。
&esp;&esp;“好,你又立下一大功。”
&esp;&esp;第57章 实践
&esp;&esp;“你之前说要给户部官员上课是吗?好,咱答应了。”
&esp;&esp;将手中的账册放下,朱元璋说道。
&esp;&esp;陈景恪连忙摇头道:“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好。”
&esp;&esp;“将这算学书和账册交给户部的诸位上官,相信他们会做的比我更好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笑骂道:“你小子不是狂吗,怎么怂了?”
&esp;&esp;陈景恪讪笑道:“那是我有点飘了,陛下原谅则个。”
&esp;&esp;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惯着他,之前御医对他也不待见。
&esp;&esp;只不过医生也属于技术人员,思想没有那么复杂。
&esp;&esp;发现医术确实不如他,且他也不是那种嚣张之人,双方就和解了。
&esp;&esp;户部那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僚,满脑子都是斗争、面子。
&esp;&esp;陈景恪跑过去说要教他们算学,那些人嘴上不会说什么,有机会绝对会狠狠地踩他一脚。
&esp;&esp;但由朱元璋将算学书转交给他们,就没有这个问题了。
&esp;&esp;他们只会惊叹陈景恪天赋妖孽,不会产生任何不满。
&esp;&esp;甚至哪里看不懂了,还会主动来请教。
&esp;&esp;是不是很奇怪?
&esp;&esp;但人心就是如此。
&esp;&esp;朱元璋将书收起来,道:“不错,还算有脑子。这书我会处理好,该你的好处一分少不了。”
&esp;&esp;“谢陛下。”
&esp;&esp;“最近英儿跟着太子学习,你没事儿也多去看看,跟着学一学。”
&esp;&esp;“是,臣这就去。”
&esp;&esp;好的主意固然重要,得当的实施方案同样重要。
&esp;&esp;施行不得法,良策也会成为害民之策。
&esp;&esp;王安石变法失败,固然有其本身的缺陷,但实施新法的官员阳奉阴违也是主要因素之一。
&esp;&esp;他的变法直接侵害了官僚集团的利益,指望那些人帮他推行新法,闹呢。
&esp;&esp;宝钞改革倒没有损害谁的利益,反而是朝廷大出血填补漏洞。
&esp;&esp;自然不会有人恶意拖后腿。
&esp;&esp;可调动如此多的资源,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,要牵扯到许多衙门。
&esp;&esp;陈景恪跟着朱标,可以深入了解大明的官僚体系是如何运作的。
&esp;&esp;这对他以后出仕,帮助非常大。
&esp;&esp;当然,老朱让他跟过来,还有个原因是教导朱雄英。
&esp;&esp;此事复杂,很多地方靠朱雄英自己是很难捉摸透的。
&esp;&esp;朱标又忙没时间,陈景恪正好可以帮他解惑。
&esp;&esp;如果陈景恪也看不明白,再去找朱标或者朱元璋请教。
&esp;&esp;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,陈景恪和朱雄英一起,给朱标当起了秘书。
&esp;&esp;事实上陈景恪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,私下和各个衙门的人都有过接触,了解了他们办事的潜规则。
&esp;&esp;比如,问户部要一笔银子。
&esp;&esp;如何开口、去哪个部门、找谁等等都有讲究。
&esp;&esp;一个不对,就能拖你十天半个月。
&esp;&esp;还是合理合法的拖,告到皇帝哪里都没用。
&esp;&esp;当然了,现在他是替太子朱标办事,自然没有人敢这么干。
&esp;&esp;甚至相关衙门还要反过来讨好他,生怕他在朱标面前给他们上眼药。
&esp;&esp;不过陈景恪并没有仗着这个身份就趾高气昂,表现的很谦虚。
&esp;&esp;凡是和他接触过的官吏,没有不说一声好的。
&esp;&esp;回去之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