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以后大明国祚稳固了,各项制度健全了,还是要采取宽松政策的。
&esp;&esp;他为何不将朱标培养成和他一样的人?
&esp;&esp;为何朱标宽仁,很多时候为了杀不杀和他争吵,他不但不生气还很满意?
&esp;&esp;原因就是这个。
&esp;&esp;他将脏活累活全干了,朱标宽仁稳定人心。
&esp;&esp;这就是他的计划。
&esp;&esp;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我们再来推演一下,士绅阶层一旦形成,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。”
&esp;&esp;“为恶乡里、草菅人命这些老生常谈的,咱们就不说了,只说赋税。”
&esp;&esp;“有钱有权的人,有很多办法逃税。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将赋税转嫁到穷人身上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冷哼一声:“他们敢,咱扒了他们的皮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叹道:“陛下,税是地方衙门帮朝廷收的,衙门的官吏皆出于士绅之家。”
&esp;&esp;“他们想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穷人,可谓是轻而易举。”
&esp;&esp;“不信陛下可以让锦衣卫去查一查,全天下都是如此。”
&esp;&esp;“我知道陛下可以将他们杀了,可是没了他们谁帮朝廷收税?”
&esp;&esp;“选拔上来个官吏,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可能不敢这么做,时间长了呢?”
&esp;&esp;朱元璋一张脸已经冷的能结冰了。
&esp;&esp;“陛下规定天下土地有定额,每地每年上缴的赋税不得少于往年……”
&esp;&esp;本就生气的朱元璋见他敢质疑自己的政策,更是愤怒了:“怎么,你觉得咱的政策有问题?”
&esp;&esp;陈景恪没有争辩,而是继续说道:“有一百亩地,士绅占据三十亩,穷人占据七十亩。”
&esp;&esp;“士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给穷人,那么穷人就要以七十亩地的收成,缴纳一百亩地的赋税。”
&esp;&esp;“分摊下来每亩增加的赋税也勉强还能接受,百姓尚能活。”
&esp;&esp;“可是经过土地兼并,明年士绅占有变成五十亩地,穷人只有五十亩了。”
&esp;&esp;“士绅依然将赋税转嫁给穷人,那么穷人就要以五十亩地的收成,缴纳一百亩地的赋税。”
&esp;&esp;“百姓命贱,赋税增加一倍也能苟且的活着。”
&esp;&esp;“后年士绅占有七十亩土地,穷人只剩三十亩……”
&esp;&esp;“啪。”朱元璋手中的杯子竟被捏碎了,手掌也被碎片划破,鲜血汩汩而下。
&esp;&esp;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。
&esp;&esp;陈景恪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,连忙从药箱取出止血药和纱布:
&esp;&esp;“陛下,您没事吧,我给您止血。”
&esp;&esp;外面的内侍听到动静也惊慌的冲进来,还有人喊着将陈景恪拿下。
&esp;&esp;“滚,谁让你们进来的。”朱元璋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杀意。
&esp;&esp;那几名内侍吓的浑身颤抖,连滚带爬的离开,隐约能看到其中一人的裆部湿了一块。
&esp;&esp;陈景恪感受到一股压抑不住的杀意扑面而来,心中也有些发怵。
&esp;&esp;老朱这是真怒了。
&esp;&esp;不过他内心也腹诽不已,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很多政策,都很任性很想当然。
&esp;&esp;比如分封制,他明知道有问题,依然封了藩王。
&esp;&esp;比如这个赋税制度,先统计田亩,然后规定以后每年上缴的赋税,不得少于往年。
&esp;&esp;原本他想的是,土地面积只会增多不会减少,赋税也只会越来越多,不可能减少。
&esp;&esp;就算土地被兼并了,那也要交税。
&esp;&esp;变少了就是有人少交,直接找当地官员的麻烦就可以了。
&esp;&esp;此规定一出,就能有效杜绝偷税漏税问题。
&esp;&esp;然而,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,转嫁赋税这回事儿。
&esp;&esp;事实上,官僚士绅从来都不用交税。
&esp;&esp;这个权力不是国家赋予的,是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,非法取得的。
&esp;&esp;这里说一嘴,徭役和赋税是不一样的。
&esp;&esp;在明朝,有功名的读书人不用服徭役,但赋税是照样要缴纳的。
&esp;&esp;朱元璋的这个赋税政策,将老百姓坑的非常惨。
&esp;&esp;现在陈景恪揭开了这个残酷的真相,他岂能不怒。
&esp;&esp;不过他的怒火并不是冲着陈景恪发的,而是源自于两个方面。
&esp;&esp;一方面自然是贪官污吏和士绅阶层的行为,另一方面是他政策上的漏洞竟然害了百姓。
&esp;&esp;此事如果不解决,后果他已经可以预料到了。
&esp;&esp;无产无田的百姓,要替家财万贯的大户缴纳赋税。
&esp;&esp;活不下去只能造反。
&esp;&esp;而朝廷呢,收不上来税,发不出军饷……最终亡国。
&esp;&esp;这让他如何能不怒。
&esp;&esp;陈景恪小心翼翼的为朱元璋做伤口清理,发现他两只手都生着厚厚的茧子,犹如老农一般。
&esp;&esp;这茧子不是握兵器磨出来的,更像是劳作而成。
&esp;&esp;他不禁想起一件事情,朱元璋在宫里开垦了土地,得闲就去地里劳作。
&esp;&esp;从这一手茧子就能看出,他这个劳作不是做样子,而是真正下了苦力的。
&esp;&esp;将伤口包扎好,他静静的站在一旁,不再说什么。
&esp;&esp;响鼓不用重锤,后面的他不说朱元璋也能猜的到。
&esp;&esp;说多了反而容易引火烧身。
&esp;&esp;过了好一会儿,朱元璋才开口说道:“你既看出了这个恶果,可有办法解决?”
&esp;&esp;第32章 马皇后一刻三惊
&esp;&esp;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走了,步伐也变得非常沉重。
&esp;&esp;科举带来的恶果,让他脑子乱哄哄的,无数杂念生出。
&esp;&esp;他想找个人述说心中的烦闷,脚步下意识的走进坤宁宫。
&esp;&esp;对内侍的行礼,他充耳不闻,只是不耐烦的道:
&esp;&esp;“都给咱出去。”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