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贾敏从母亲那儿出来,拿着单子就往林海书房去。
&esp;&esp;一见贾敏过来,林海果然摆出一副酸溜溜的样子:
&esp;&esp;“母亲对你倒是好,什么稀奇的东西都给你看……”
&esp;&esp;贾敏哄了他几句,两人商量着怎么给金陵那边去信。
&esp;&esp;黏黏糊糊写了一下午,又定下这回上去送什么礼,马上就让人把东西送出去。
&esp;&esp;过得七八日,金陵那边很快就回了信,史苗专程派了人过来:
&esp;&esp;“太太说要带白先生和湘湘姑娘一起,大爷还说要跟着,可太太不许,让大老爷和二老爷都在家中,大老爷还不高兴了……”
&esp;&esp;这操作,全然在贾敏意料之中。
&esp;&esp;大哥历来喜欢跟着母亲后面,但母亲绝不会让大哥贾赦出门,反而让大嫂和两个侄儿在家中。
&esp;&esp;二嫂子怀着身子,母亲更不会让二哥出门。
&esp;&esp;贾敏自小和母亲亲近,也明白,母亲也不是去哪儿都想带着两个儿子。
&esp;&esp;贾敏又问:“那边还带了哪些人?”
&esp;&esp;既然没有当家的爷们跟着,一起出去的管外事的下人,必定要选一个可靠的。
&esp;&esp;去的人又回道:“小的回来时候,人还没定,听说是赖大主管这事,赖嬷嬷也要一起呢!”
&esp;&esp;赖大虽然办事还成,贾敏始终觉得此人精明太过,又有赖嬷嬷得脸,恐将来势力大了生事。
&esp;&esp;只是贾敏捋一捋荣国府那些外院办事的人。若论机灵老道,见识广博,也是赖大最合适。
&esp;&esp;只要赖嬷嬷辖制住,赖大倒也还算是个孝顺样子。
&esp;&esp;贾敏这边外院要带的还是那几个人。
&esp;&esp;只是专门把王大丫点在身边行走,负责内外院的消息互通。
&esp;&esp;贾敏也不会傻乎乎只等着外面把话传进来,万一有人欺上瞒下,她还不是聋子瞎子?
&esp;&esp;以前贾敏出嫁的时候,王大丫就是她专门点的配房。
&esp;&esp;伦理王大丫这种庄户出身,比不上荣国府家生子一星半点。
&esp;&esp;可是人家有本事,就被四姑娘看中了。
&esp;&esp;现在帮姑娘总管所有庄园土地,家里的男人是招赘的,根本说不上话。
&esp;&esp;比大管家还神气!
&esp;&esp;婆子们心里有不平的,见这回奶奶似乎更看重王大丫。
&esp;&esp;不由感慨:“要说这王大丫命也是真好,先是遇到了太太,然后又能跟着姑娘,现在可比一些管事的还要威风。”
&esp;&esp;一个丫头抱着盆往旁边过,出言提点那婆子:“人家现在有正经名儿,一会儿被听见,又是一顿念叨。”
&esp;&esp;那婆子就不说话了,她就是识字不多,跟着公共课堂也只知道‘天、地、人……’之类的简单字。
&esp;&esp;若她有王大丫这样,真学了进去,这一回就能跟着出门长见识。
&esp;&esp;婆子只恨现在林家教习,不是先前的白先生来教她们读书识字。
&esp;&esp;若是荣国府那个先生教书,自己肯定也学得会。
&esp;&esp;林家得了荣国府的准信,有条不紊的忙着预备出门的各色准备。
&esp;&esp;贾敏还要盯着苏一刀给婆婆徐慧改雕版,闲来就预备一下出门的装束。
&esp;&esp;今日贾敏想到了一个新发式,簪子头面没有几样,学着古画上的农家妇人用巾子包了一部分头发,很是俏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