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“可不是。听说赵四公子现在都改了,都不往脂粉堆里凑了。”
&esp;&esp;“那可好。知柳以后也少受些罪。”
&esp;&esp;又想起季安澜的婚事,一阵头疼。
&esp;&esp;“你找个机会见见赵三公子,看他到底什么意思。若不喜欢安澜,咱们也别上赶着,满京城又不止他一家能嫁。”
&esp;&esp;季明堂点头应下。
&esp;&esp;刘氏又交待:“这些日子我禁了蓝氏的足,你也记得叮嘱她,再敢使坏安澜的婚事,我必不饶她。还有她那个侄女,都这么多天了,蓝家还没把她接回去?”
&esp;&esp;季明堂不敢说是蓝氏不同意。
&esp;&esp;只道:“蓝家那边听说生意上出了些事,家里谋官又不成了,正乱着呢。玉瑛也是咱们从小看到大的,且让她在咱家住着吧,也不缺她那一两口。”
&esp;&esp;刘氏恨这儿子耳根子软,“那你找人盯着她,再敢坏事,我必亲自驱了她去。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
&esp;&esp;那边赵魁得了季明堂隐晦的提醒,便去找了祖母平阳王妃。
&esp;&esp;季安澜他是要娶的,如今越发看中她,觉得她处处合适。哪会不娶。
&esp;&esp;平阳王妃也是如此,如今把人安插到江南虞家船队,听说账上一年的余财不少。
&esp;&esp;娶个家财丰厚的孙媳,对孙子大有益处,这笔帐她会算。可不想放过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。
&esp;&esp;亲自去找了平阳王。
&esp;&esp;“就这么急?本王的孙儿还怕聘不到好的人家?”
&esp;&esp;“不是这么说。那正好合适,魁儿又喜欢,你何故拦着?”
&esp;&esp;平阳王又想起那天他在酒楼见着的那一幕。
&esp;&esp;当时那季安澜连露一面都不曾,这是极失礼的。她那庶妹说她突发头疾,他是有些不信的。
&esp;&esp;那天必是还发生了别的事。
&esp;&esp;问过王妃,为何约了季姑娘又约他,王妃只说下人传错话了。
&esp;&esp;平阳王是个不愿惹麻烦的人。
&esp;&esp;“咱家在圣上那里,虽能说上话,但谁知下一代会如何。魁儿还是找个文官家的结亲更好。这季侯府有一个掌兵的季侯,本以为这就算了,但现在又冒出个季安冉,等他长大,必也是要掌兵的。”
&esp;&esp;试着劝道:“所以,不若在文官家中寻一寻?你若没有合适的,我便让人留意看看?”
&esp;&esp;第110章 耳听为虚
&esp;&esp;平阳王说这番话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&esp;&esp;他乃太祖之子,与皇帝这一支的关系最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