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胤礽的太子群(清穿) 第119节(1 / 2)

过得不如意,想和离更是难上加难。

不管皇上答不答应,石静都打算给黎百玉写信,让她办个春日宴,想办法请了曹家人来赴宴,让石青选个自己喜欢。

两日后,黎百玉家书到,将那日与曹家人偶遇事说了,着重强调孙夫人对石青格外看重。

原来是曹家主动想要搭上太子船,而不是皇上主动为曹家谋划么?

曹家是给皇上搂钱的耙子,这样的人家主动巴结太子,在皇上看来绝不是什么好事。

皇上之所以给曹家这个面子,更多是对太子试探。

还好孙夫人有两个儿子,只曹寅一个是皇上的心腹。

还好胤礽心中对皇上有忌惮,没有当场应下,

这才给了她发挥的空间,让胤礽有周旋的余地。

石静把推断都跟胤礽说了,并且给家里写了信回去,很快得到答复,石青和石争的亲事全凭太子妃做主。

看过石家的书信,胤礽故作忐忑地回复给皇上,皇上果然诧异:“放着长房宗妇不做,嫁到二房去,太子妃问过她阿玛意思了吗?”

胤礽点头:“问过了,岳家没有异议。”

康熙盯着胤礽看了一会儿,忽而展颜,吩咐梁九功:“既然太子妃能做主,便安排下去吧。”

成亲三年多,太子独宠太子妃,不是没有道理。

有个如此通透,且懂得人情练达妻子在身边,夫复何求。

胤礽趁机提起,让石家办个赏花会,邀请曹家赴宴,先让两边走动起来,将来结亲不显得突兀。

康熙目的达到,才没时间管这些:“你们看着办吧。”

石家得了准话,赶在万寿节前办了春日宴。

曹家为表看重,孙夫人带着两个儿媳,并家里孙子孙女都来赴宴,场面好不热闹,宾主尽欢。

石静怀孕之后,除了孕早期有些难受,之后一直很平稳,吃得香睡得甜。

她和胤礽不闹孩子,孩子也不会闹她。

到孕晚期,没有传说中水肿,只是肚子大了,行动不方便。

如今撷芳殿和毓庆宫被清洗得干干净净,如铁桶一般。

除了詹事府,连乾清宫眼线都所剩无几。

卧榻之侧,石静终于可以安睡。

内部安定,外部也很安定,反太子党核心大阿哥和八阿哥全都深陷亲事泥潭,被未来岳家各种挑剔,自顾不暇。

安亲王府甚至因此一度与简亲王府交恶,把骂战开到科尔沁去了。

端敏公主和萨仁熙也不是吃素,明明是萨仁熙抢了安亲王府表姑娘亲事,被嘲讽两句就急眼了,专程派人进京给安亲王府好看。

三方骂战持续了好几个月,一直闹到太后跟前,太后气到装病才躲开。

消息传到乾清宫,皇上把大阿哥和八阿哥叫到跟前狠狠骂了一顿,不但停了两人的差事,还要求两人出面平息事端。

大阿哥丧妻又丧母,丧得不行,躲在府邸不出门,就像当年讨债一样,将所有事都推给八阿哥。

八阿哥没办法,亲自去安亲王府赔礼,吃了闭门羹。跑去简亲王府说项,被不冷不热顶了回来。

简亲王是端敏公主庶弟,与端敏公主一向不是很和睦,见八阿哥左右逢源,看热闹不怕事大地写了一封书信给端敏公主。

端敏公主接到简亲王的书信,便以为女儿筹备婚事为由,请旨进京。读完简亲王的信已经很生气,进京之后看见八阿哥这副死样子,端敏公主没收住脾气,把八阿哥狠狠贬损一顿。

端敏公主是八阿哥姑母,也是他未来的岳母,如今出这样的事,被长辈责备也只能忍着。

可端敏公主千不该万不该捎带上八阿哥生母良贵人,当着八阿哥面骂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,一下把八阿哥给惹毛,不欢而散。

亲事也就此搁置。

这段时间宫里宫外都闹哄哄的,胤礽消息极为灵通,听说什么都回来讲给石静听。

孕晚期的石静足不出户,却像一只趴在瓜田里猹,每天新瓜多到吃不完。

保真保熟包爽。

等石家办完春日宴,黎百玉又带着石青和石争进宫请安。

“青儿看上谁了?”事关妹妹终身,石静自然关心。

石青闻言红了脸,如石争第一次进宫那样,羞得直往黎百玉身后躲。能让性格开朗,有话直说石青羞涩成小媳妇,可见是遇到了命中注定人。

反倒是石争坐得端正,嘻嘻告诉石静:“曹家二郎看见三姐姐腿都迈不动了,直看着三姐姐说这位妹妹在哪里见过。”

曹宣有四个儿子,长子曹顺,次子曹頔,三子曹颀,四子曹頫,其中长子曹顺和次子曹頔都比曹寅儿子大。

按齿序,曹家二郎应该是曹頔,小名骥儿。

曹家的情况,都是胤礽告诉她的,想来不会出错。

有红学家将曹寅看作贾政原形,那么曹頔应该对标贾琏之流。

石静看了石青一眼,果然见她脸更红了,基本确定是一见钟情桥段。

“曹家二郎形容如何?”她只问石争。

石争想了想说:“高挑的个儿,长眉修目,白白净净的一个人。说话斯斯文文,连个大声儿都没有,做事却周到,把阿玛和祖父哄得团团转,就没有不说他好的。”

听完石争的话,再看石青,人都快躲到黎百玉身后去了。

越是羞涩,越是满意。

曹家的长子是曹寅,嫡长孙是曹颙,而在石家的春日宴上,曹家却将曹宣次子曹頔推到前边,可见皇上已然给曹家通了气。

石静让人带了石争去院子里玩,问黎百玉:“阿玛怎么说?查过这个曹頔么?”

就算是盲婚哑嫁,顶多婚前没见过面,该调查底细还是不能马虎的。

黎百玉点点头,既是回答石静,也是说给石青听的:“曹頔虽然不是长房嫡子,读书却很好,已然通过府试,明年准备参加院试。孙夫人对曹頔非常有信心,说他明年一定能考中秀才。”

若真能考中,十五岁秀才大有可为,配青儿倒也不算辱没。

有康熙皇帝在一日,曹家便会富贵一日。即便康熙皇帝驾崩,也是太子胤礽接班。只要曹家老老实实不犯大错,应该不至于如历史中那样被抄家夺爵。

万事有曹家托底,子弟再不济,也可安享富贵。相比曹頔个人才能,石静更关心他德行。

有才无德,也非良配。

这个黎百玉派人从侧面打听过了:“曹家二老爷一共有四个儿子,都规矩得很。大爷已然成亲,成亲之前屋子里干干净净,唯一的妾室还是大奶奶有孕的时候,给自己陪嫁丫鬟开了脸。二爷曹頔一直寒窗苦读,屋里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人。二房不如长房煊赫,对子弟约束却比长房更严。”

“二夫人好相处么?”在古代孝字大过天,有个好夫君都不如有个好婆婆,石静也怕曹家二房治家太严,让石青受委屈。

“我与二夫人见过面,是个很随和的人。听孙夫人意思,二房治家严是二老爷的缘故。”刚听说二房治家严的时候,黎百玉也有这方面顾虑,旁巧侧击套过曹家女眷的话。

“那就好。”石静相信黎百玉看人的眼光,悬着的一颗心算是放下一半。

另一半还得找胤礽验证。

“追缴国库欠债事完了吗?”晚上躺在床上,石静问胤礽。

胤礽不解:“早完了,怎么忽然问起这个?”

“曹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