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麻喇姑快走几步,恭恭敬敬给皇上行了礼,对皇上说:“太皇太后生前请活佛给太子妃批过命格,贵不可言。如此尊贵命格,怎么可能被恶鬼附体。”
说起这个,康熙也是汗颜。
佛讲来生,压根儿不会给人批命格,可太皇太后硬拉着人家活佛帮忙。活佛没办法找到他,另外请了道教的天师下山这才勉强糊弄过去。
太皇太后和他自己都说信佛,但具体信成什么样,恐怕只有自己人知道了。
康熙点点头,见苏麻喇姑又看向跪在法台上明波,冷笑着说:“奴婢几年没有出来走动,竟不知云居寺住持换了人。”
又问明波:“元通法师可好啊?”
太皇太后病逝之后,宫里对云居寺照拂变少了,他这才能逼着师兄元通在活着的时候让出住持之位。
明波心里有鬼,根本不敢看苏麻喇姑的眼睛,僵硬道:“师兄很好。”
“既然很好,今日这焰口道场为何没来?”苏麻喇姑追问。
明波颤巍巍:“师兄将住持之位传给了我。”
苏麻喇姑根本不理他,转头对皇上说:“奴婢记得云居寺住持都是一代传一代,前一任住持圆寂之后新住持才能管寺中事务。”
康熙没时间关注这些,自然是不知道的:“那便换回来好了。”
苏麻喇姑点头:“事涉太子妃,怎么也要查一查。”
“这个自然。”康熙说着朝梁九功使了一个眼色。
梁九功会意,让人将法台上明波捆了。
皇上和太后都信佛,对寺庙里住持很是礼遇。可法台上这位眼下不是云居寺住持,当然不能再继续享受住持待遇。
这是从哪儿跑出来的老嬷嬷,一上来就拿西藏活佛压他,在皇上面前三言两语把他辛苦得来的住持给免了,还让皇上查他。
明波没反应过来,便被人堵了嘴捆了手,押着出养心门。
“做焰口是功德,皇上不如派人去请元通法师过来把道场做完。”
苏麻喇姑所说无伤大雅,康熙点头同意。
又问:“自太皇太后薨逝您一直在慈宁宫苦修,今日出来可是有什么事吗?”
除了太皇太后有意抬举,苏麻喇姑从来不会主动做什么。
但凡她主动做事,没有一件不是石破天惊。
比如先帝刚入关那会儿,朝廷官服的样式便是苏麻喇姑带人画出来的。
比如当年的摄政王多尔衮去狩猎,想带太皇太后同行。太皇太后没去,只让苏麻喇姑跟去,结果苏麻喇姑带回了摄政王坠马重伤的消息,没过多久摄政王因伤病去世。
哪怕太皇太后早已不在,康熙也不会小看了苏麻喇姑。
每年宫宴,他都会派人去慈宁宫问一声,每回邀请都被婉拒。
平时屋门都不出人,忽然外出走动,怎能不让他疑惑。
苏麻喇姑曾给皇上启蒙,深知皇上疑心重,而且这种疑心会随着年龄增加变重。
因为十二阿哥事,她欠了太子妃一个大人情,不还上夜里睡不着觉。
可这话,她不会对皇上说:“劳皇上挂怀,也没什么大事。不过是奴婢昨夜做了一个梦,梦见太皇太后召见奴婢,说地府里恶鬼太多,让奴婢来告诉皇上一声,往年的焰口道场不够,得做上三日三夜才行。”
她苦笑:“奴婢醒来的时候,这边的焰口道场已然开始了,奴婢知道皇上肯定会过来,便自作主张找到这边来了。”
之后的事不用她说,皇上都见到了。
康熙不知真假,也没想分辨真假:“既是这样便请了元通法师过来,做三日三夜道场好了。”
“奴婢出来了,怎么也要去给太后娘娘请个安。”
这个是应有的礼节,康熙不疑有他,陪着苏麻喇姑去了养心殿。
太后见到苏麻喇姑惊得眼睛都睁大了,下意识看了一眼跟在后头石静。
太后知道石静打算,这会儿见到真佛自然不会放走,拉着苏麻喇姑说这说那,最后将人带去了慈仁宫。
皇上说让太子妃帮她管着东西六宫,太子妃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,怎么比得过跟在太皇太后身边,比自己还年长苏麻喇姑?
皇上登基以来,东西六宫几次大洗牌,留下来的全是千年妖精,没有哪一个是好管的。
千年妖精就得万年妖精来镇,小年轻可不行。
哪知道苏麻喇姑人是住进慈仁宫,却是半个主意都不肯给太后出,如在慈宁宫一般潜心礼佛。
“你说苏麻喇姑是什么意思?”光在慈仁宫吃她的分例,什么都不干,太后忍不住跟石静抱怨。
石静笑眯眯给太后答疑解惑:“苏麻喇姑欠了我一个人情,又没欠您。”
光吃分例恐怕请不动真佛。
太后迟疑:“她欠你什么了?”
不等石静解释已然反应过来,连着哦哦哦好几声。
“也好。”太后也给皇上带过孩子,还不止一个,听说了十二阿哥遭遇怎能不心疼,只不过皇上都不管,她没有立场去管。
现在有人管了,当然是好。
虽然让十二阿哥吃了些苦头,结果总是好的,往后可以安心读书,不怕再被人欺负了。
等苏麻喇姑出山帮着太子妃料理毓庆宫,宫里乱七八糟事能少一半,她的耳根子也能清净了。
“苏麻喇姑年纪大了,就让她住在我这里好了,你每天过来请安也能见到。”太后给石静出主意。
毓庆宫乱得很,搞不好是皇上给太子准备的磨刀石。如今太子有整治河道的差事,远离皇权中心,这块磨刀石怕是用不上了。
也不知是忘,还是另有用途,皇上从来没有过问毓庆宫事,好像并不打算拿走这块磨刀石。
石静却等不得,要清理门户,也是忌惮皇上,这才千方百计搬出苏麻喇姑这尊真佛。
若是让皇上把苏麻喇姑出山和石静,以及整肃毓庆宫联系在一起,君心难测,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。
所以让苏麻喇姑住在慈仁宫,对石静来说是最好的选择。
石静承了太后情,可没想到苏麻喇姑一把年纪竟是个急性子,不等石静去找她,已然自己找了过来。
屏退屋里服侍的,对石静道:“太子妃打算什么时候接我去毓庆宫?”
太后年纪见长,还是像从前那样啰嗦,遇到一点小事就叽叽喳跑来问她,苏麻喇姑烦不胜烦,早在慈仁宫住够了。
石静没想到太后一肚子委屈,苏麻喇姑比太后还委屈:“毓庆宫乱得很,您当真想搬过去吗?”
她和太后都能想到事,苏麻喇姑深谙后宫生存之道,应该不会想不到吧。
“毓庆宫才多大地方,能有多少人,再乱还能乱得过太宗皇帝,先帝和当今的后宫吗?”苏麻喇姑不以为然。
那确实乱不过。
太宗皇帝有五宫福晋,全是正妻。先帝独宠董鄂皇贵妃,后宫纷争不断。当今更不用说了,东西六宫人满为患,人多是非也多。
养在太皇太后身边那些年,石静没少与苏麻喇姑打交道,自然知晓她是一个极有成算人,从来不说没有把握的话。
既然她执意要搬到毓庆宫去住,肯定有法子过了皇上那一关,且不会让皇上看出什么来。
石静说好:“我这就让人把东偏殿收拾出来,您选个日子我来接您。”
“住什么东偏殿。”石静是苏麻喇姑看着长大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