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不一样,韩无忌是飞鹰后人,毋庸置疑,可是阿少却绝对和他们不是一路人。”萧韧说道。
沈彤笑道:“阿少很会读书,我初时怀疑他是出自书香门第,可是若他真是书香门第的孩子,又有什么可隐瞒的?我问过他,他对我说他记事起就是和家里的仆人在一起住,父亲在外地做生意,而他那时年纪太小,也不知道家乡在哪儿,更不知道自己姓什么,只记得仆人叫他少爷,所以韩无忌和小妹索性叫他阿少。”
萧韧冷笑:“滴水不漏,我像他这么大时,就编不出来。”
沈彤哈哈大笑:“阿少读的书多啊,读书好的人就是不一样。”
嗯,她可羡慕读书好的人呢。
萧韧又道:“只要不是鞑子就好,不过,那些鞑子与汉人生下的孩子,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,他们和汉人几乎一样。”
萧韧是军人,他们对一个人的调查,往往就是先从是不是鞑子入手,哪怕这个人是小孩子,他也会这样想。
更何况,无论韩无忌和小妹说的话有多少真的,有多少假的,但是有一个环节却是不会错的,那就是,他们遇到阿少的时候,是在鞑剌!
鞑子不是见人就杀,他们会把抓住的人充当奴隶,尤其是女子。韩无忌找到小妹的时候,小妹就是混在一群被抓来的汉人女子中间。因为他们那时都是小孩,趁人不备偷偷溜走,后来,他们就遇到了阿少。
近十年以来,尽管鞑子时常进犯,但是西秦军从未丢过一座城池,如他们三人描述中的那样,遍地都是鞑子,汉人只能做奴隶的地方,只能是在鞑子境内。
有哪个汉人会把自己的家安在鞑子境内,让自己孩子和仆人住在那里呢?
萧韧如果不怀疑阿少的身世,那他就太疏忽了。
可是阿少年幼,这件事很难查。
萧韧想了想,对沈彤说道:“王爷也在查几个孩子,你猜是谁?”
沈彤怔怔,但她很快就明白了,说道:“是慈安庄的孩子吗?”
萧韧点点头:“这不是秘密,王爷也没让刻意隐瞒,只是不让慈安庄的人知晓而已,包括那几个孩子。”
“这是好事啊,慈安庄的孩子都是得了王爷恩典的,他们更愿意为王爷效力。”沈彤说道。
萧韧道:“有一个孩子有问题,和阿少一样,他的来历几乎无从查起。”
哦,香雪
而此时的京城,刚刚下过雨,满街都是浸泡在雨水中的落叶残花。
小董瑟缩着裹紧衣裳,讨好地冲着宫门口的内侍笑笑,把手里的包袱放到桌子上,趁着打开包袱的时候,又把一锭银子悄悄藏在包袱下面。
内侍眼明手快地把银子塞进衣袖,板着脸问道:“都是什么?”
小董哈着腰,陪笑道:“是大姐给小妹做的两双鞋。”
其实包袱里的东西一目了然,确实只有两双鞋,两双很小的鞋子。
宫里规矩多,吃食药材都不能带进宫,家人能送的,也只有衣裳鞋袜。
兴许是那锭银子起了作用,兴许是这两双鞋子无可挑剔,内侍嗯了一声,问道:“你妹子叫啥名儿,哪个宫的?”
小董忙道:“叫香雪,是月华宫里孟美人身边服侍的。”
内侍又嗯了一声,在簿子上写下月华宫香雪,鞋子两双。
一旁的小内侍则对着不远处正伸头探脑的一堆内侍宫女喊道:“月华宫的香雪在不在?”
“在。”随着声音,一个小宫女从人群里走出来。
小宫女低眉垂目,步履匆匆走过来,小董见了,连忙喊道:“妹子,我在这儿。”
小宫女走过来,先前的内侍指指桌上的包袱,道:“有话快说,后面的人还等着呢。”
宫里的规矩,每隔三个月才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和家人见面,宫人们自是珍惜,而且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宫人才有这样的机会,大多数宫人的家乡在京城以外,他们出身贫寒,即使想念,也凑不够盘缠来京城,很多人直到出宫,才能与家人相见。
小宫女答应着,看向小董,问道:“我姐还好吗?”
“好好,她让我转告你,一定要好好侍候主子,宫外的事不用担心,有她呢。”小董说道。
小宫女点点头,拎起手里的包袱,像来时一样匆匆离去。
“下一个!”身后传来内侍的喊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