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节(1 / 2)

因为长时间问宋朝的事,肯定会让赵骏产生怀疑,所以他就什么朝代都问问。

宋朝之前的事情他自然都知道,因此多问元明清,以及南宋的事。

包括赵骏说话的习惯,表述词汇的意思,他都会用纸笔记录下来,并且一一记住,从而加以利用。

如屑,指一个人或事物很垃圾,很废物。手机是指可以进行远程通话交流的物件,电脑是用来存储或者查询知识的东西。

还有诸如土豆、粉丝、支教、影视、小说、电视剧、年份等等,他都记录下来,方便将来询问。

除此之外,他甚至还根据赵骏的只言片语,勾勒出了赵骏的世界。

赵骏出生在九百多年后,那时宋朝早就已经灭亡,之后就是元代、明代和清代,中间有一个民国,然后一位伟人横空出世,缔造了新时代。

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,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,实力跃居世界第二,那里已经没有了皇帝,不再遵从礼教(儒家),那里的人人人都能吃得起饭,人人都能上得起学。

他们的百姓生活丰富多彩,坐高铁、飞机可以一个时辰内跨越千里之遥,手机电脑可以连接网络,通过一个叫摄像机的东西,甚至可以让演员演出古代的生活等等。

最可怕的是这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武力,一颗核弹就可以毁灭一座几百万人口的城市。一颗洲际导弹甚至能飞跃数万里,从大宋打到遥远的拂菻去。

而赵骏就生活在这个国度,他自小贫寒,却因为国家政策而可以免费上学,然后一路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,又被国家教育部委派至尼尼村小学当两年的老师,这个过程叫做支教。

现在的形势就是赵骏在支教的路上遭遇了意外,忽然出现在了宋代。

但他因为双目暂时失明,看不见东西,所以一直以为自己是被尼尼村的人救了上来。

趁养伤的时候,尼尼村村长拉日木子与他聊起了他心爱的历史。

而自己的身份就是尼尼村村长拉日木子。

由于范仲淹的冒失,自己又被迫给他增加了一个尼尼村村支书拉格尼玛的身份。

也许将来还得创建新的身份。

晏殊心里一边想着,手里的笔却没有停过,一直在记录着赵骏的话。

他不知道自己记录这些东西有什么用。

因为赵骏很快就会复明,到时候一切都会揭穿。

当赵骏意识到自己来到了宋朝,又不能回去的时候,自然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,这些也就不需要记录了。

但在揭穿之前,至少这些东西会对他有所帮助,所以该写下来,还是先写下来。

只不过这一切都让晏殊觉得有些精神恍惚。

一个后世人。

出现在宋代?

然后自己为了让他说真话,而不得不选择欺骗他,帮他编织尼尼村的假象。

晏殊觉得自己就像是赵骏嘴里的演员,配合着赵骏演着一出名字叫《尼尼村来了个支教老师》的戏。

太荒诞了。

“这就是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的故事。”

“老朱这个人还是猛的,虽然杀性大了点,对功臣不手软。但作为历史上出身最差的皇帝,不仅一统天下,还一路打到蒙古去,把蒙古那么大的帝国拆得稀烂,就知道他有多厉害。”

“正所谓开局一个碗,结局一个国。老朱做过乞丐,当过和尚,参加起义军,在郭子兴死后,用了十二年就一统天下,相比之下,赵匡胤兄弟,那是太拉了。”

等到赵祯吃完早餐回来的时候,赵骏正在说明朝朱元璋的事情,说的时候,甚至还不忘拉踩一下赵匡胤和赵光义。

赵祯听到了之后,淡定了许多。

他现在被锻炼出来了,除非赵骏一直揪着他老色皮的身份不放,否则他大抵还是能忍住。

毕竟攻击的是他老祖宗,又不是他,犯不着再动那么大肝火。

“说说庆历新政的事情吧。”

晏殊看了范仲淹一眼,想了想道:“尼玛支书是范仲淹的粉……粉丝?”

“我就知道。”

之前趁着他们出去的时候,赵骏问了一下晏殊,范仲淹是不是范仲淹的粉丝。

当时晏殊不知道粉丝的意思,就反问什么是粉丝。

赵骏也体谅山里老人不明白这种词汇,就解释了一下粉丝是什么意思。

现在得到晏殊肯定的答复,知道村支书是范仲淹的粉丝之后,赵骏就笑呵呵地道:“不过老支书,您既然是范仲淹的粉丝,怎么对庆历新政也不了解啊?”

范仲淹被问得有点懵。

这他妈。

自己还没开始搞庆历新政呢,我上哪知道去?

还是晏殊有急智,立即说道:“你是历史系大学生,专门研究这个的,尼玛支书怎么可能了解得有你深呢?”

“这倒是。”

夸起自己的专业性,赵骏一下子就得意起来,说道:“支书要想了解庆历新政也简单,那我就跟您说说。其实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总结来说就一句话,操之过急加上赵祯那个怂货摇摆不定,不敢支持到底的结果!”

门口听课的赵祯当时就尿了,拳头握紧,青筋暴跳,目光又看向旁边另外一张板凳。

尼玛!

不提朕会死是吧?

朕要打死他!

赵骏浑然不知道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一骑绝尘。

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、客观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受到几乎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抵制。

归根到底,范仲淹改革的十条当中,有五条都是针对冗官问题,剩下五条,才是富国强兵和厉行法治。

所以他主要改革方向还是三冗之一的冗官问题,想要通过裁减大量人浮于事的官员,精简机构,加强效率,来达到节省财政、澄清吏治的目的。

但还是那句话,这么做触动的是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利益,作为利益失去者,他们自然要联合起来贬低新政,把范仲淹踩到土里去。

如果宋仁宗有魄力的话,就算是得罪了士大夫阶级,手里握着兵权,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,该被裁员还是得被裁员。

可宋仁宗摇摆不定,听风就是雨,渐渐对范仲淹不信任,使得改革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,黯然落幕。

这就是赵骏为什么会认为庆历新政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宋仁宗。

事实上这次改革对大宋非常重要。

要知道宋朝官员数量是汉代的六倍,唐朝、明朝的两倍,并且往往很多官员都身兼数职,有寄禄官、职事官、散官、勋官、贴职、爵位等等,每一个职务都能领一份工资。

所以看似宋朝官员只是唐朝明朝的两倍,可如果按照身兼数职来算的话,那么官员数量比唐朝明朝多个三倍不止。

而且他们的工资普遍比其它朝代都高,如跟明朝官员比,宋朝低级官员俸禄是明朝同级官员俸禄的五至十倍以上,宰相级别甚至能达到百倍差距。

同时宋朝官员数量太多,而部门又少,导致大量官员被授予虚职,官员没有实权,加上各部门机构臃肿,办事效率极为低下,很多官员领着高额的工资,每天无所事事,纯粹浪费国家财政。

所以要是范仲淹真的能解决冗官问题,裁减掉一半的官员,那么朝廷每年的财政支出,将减少千万贯以上。

这笔钱对于目前每年军费开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