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84节(2 / 2)

的变动。

对于这一切,朱高煦似乎充耳不闻,却又知晓天下之事。

只要他想,他随时可以干涉和中断这些政策。

“事情刚刚开始,还见不到成效,不用着急……”

朱高煦低着头在编写一本书,自始至终未曾抬头。

对于经济转型这种事情,他比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有经验和体会。

王回等人判断是十年,但实际上十年时间远远不够。

朱高煦并不会因此而怪罪他们,因为他有经验,不代表王回他们有经验。

对于朱高煦来说,他可以摸着原来的历史来前进,但王回他们不行。

故此,朱高煦并不指望自己能看到经济转型结束的那一天,他只要能看到经济转型带来的实处就足够了。

这点,他不止是心理这么认为的,就连手中的笔也是这么写的。

【本朝与历朝历代不同,本朝所走的道路也与历朝历代所不同,依照以前的经济体制已经走不下去,更是严重阻碍了本朝的发展。】

【本朝的疆域广袤,相较于疆域,人口稀少,故此需要解放生产力,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,从农业转为工业。】

【对于这一路程,下面的臣子所上奏疏皆以为十年就能结束,但他们错误的估判了这一时间。】

【在我看来,本朝当下还有许许多多问题,这些问题不解决,只是修建工厂和铁路是行不通的。】

【他们将会在改革的路上遭遇阻碍,并将阻碍解决,所以这次的经济体制改革,我以十年为一期作设想,将其预计在五期五十年的时间内完成……】

朱高煦不断写着,从当下的经济改制,到日后朝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以及天家在某个时间段,应该做出何种让步。

让步的结果是什么,不让步的结果又是什么……

这些东西他越写越来劲,脑中思绪越来越清晰。

直到他放下朱笔,活动了一下自己发酸的手腕,这才发现时间已经来到黄昏了。

“陛下,有急报!”

“慌慌张张的,陛下正在忙,什么急报都得往后稍稍。”

王焘的声音响起,亦失哈担心他惹到皇帝生气,故作训斥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