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32节(1 / 2)

“我听说老三已经入京去看望娘了,你不去?”

张氏还是希望朱高炽在南京所刷刷存在感,尤其是和大侄子朱瞻壑搞好点关系,避免日后朱瞻壑对他们感到不舒服。

“我现在就算想去也去不了了啊。”朱高炽哭笑不得:

“这贵州眼看就要打起来了,西南十几万大军都调过去了,我现在除了走南边的安南,也没有其它路可以回南京啊。”

“再说了,安南那边也不太平,我听说最近长山的十几万蛮人入寇,傅让正带着兵马去围剿他们呢。”

“这要是围剿成功了还好,要是失败了,那我岂不是送上门的肉,等着被吃啊。”

朱高炽说来说去,就是不想挪窝,张氏也对他死心了,摆摆手:“行,您什么都看得透彻,是我叨扰您兴致了,我走。”

张氏说罢转身就拉着朱瞻基离开,朱高炽瞧见他们走了,连忙起身摆摆手:“来来来,吹起来,唱起来……”

在他的吆喝声中,乐女们开始吹拉弹唱,他自己则是坐回位置,继续吃着那一盘盘美食。

事实证明,张氏的担心是存在的,因为汉王府内的西厂探子确实不少。

至少他们这次的对话就被人一字不落的记录发往了南京城,在四月末送到了朱高煦的手上。

“老大倒是过得滋润。”

手拿西厂送来的情报,坐在前寝宫用膳的朱高煦瞬间觉得面前饭菜食之无味。

西厂给他的记录太详细了,详细到老大每天睡了几个乐女,吃了几盘饭菜,菜谱是什么,出王府又去勾搭了哪家女子等等……

这么一看,他的日子比朱高煦可滋润太多了,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玩女人。

“再滋润的日子,也还不是在你眼皮子底下。”

郭琰的声音在一旁响起,照顾了徐皇后许久的他,终于在朱高燧夫妻的到来后卸下了几分担子。

“老三他们怎么样了?”

见郭琰这么说,朱高煦也正好询问起了朱高燧的事情。

朱高燧他们是今早抵达的京城,不过当时朱高煦在组织朝会,朝会过后他又返回了春和殿和群臣议事。

忙碌了一个上午后,他终于能坐下吃口热饭,所以才没能见到朱高燧。

“倒是老实乖巧了许多,按照妹妹的说法,自从被你打过,丢到了大教场后,他整个人都老实了,就是……”

郭琰说着说着忍不住笑了出来,朱高煦却好奇:“想到什么,这么高兴?”

“就是…就是妹妹说,老三时不时就觉得当年被你打的位置有点疼……”

郭琰哭笑不得,朱高煦闻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他当初打朱高燧还是留了力气的,不然他真的担心自己一脚就能把朱高燧给踹死。

“反正他们来了,娘亲也高兴了些,嘴里还说如果大哥他们能来就……”

似乎意识到说错话,郭琰连忙闭上了嘴。

倒是朱高煦听后颔首,并没有生气,反而接上道:“贵州在打仗,安南也发生了叛乱,等这些事情过去后,再让老大他们一家子来南京陪陪娘亲吧。”

现在的朱高煦根本不担心朱高炽一家子有威胁自己的可能,因此让徐皇后见见朱高炽那一大家子,也算朱高煦所能为徐皇后做的一件事情了。

“母亲的病情有好转吗?”想到徐皇后是在历史上永乐五年病逝的,换算过来也就是如今的永乐七年,故此朱高煦不免觉得心头压抑。

“好很多了,虽然身体在变差,但速度比之前慢了很多……”

郭琰说着说着,声音越来越小,朱高煦听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,当下终止了话题。

“对了,壑儿呢?”

吃完了饭,朱高煦才反应过来朱瞻壑这小子一天不见了。

“他这些日子都在乾清宫听娘讲故事。”郭琰笑眯眯的看着朱高煦,这让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预感:“讲的什么故事?”

“就是讲了当年殿下在北平的威武事迹,以及是如何被娘亲收拾,被爹包庇的。”

郭琰笑着笑着又安静起来:“娘还说,也不知道高皇帝用了什么手段,居然能把你这样的野孩子给驯服。”

“这个啊……”朱高煦尴尬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,心想老朱哪里驯化了自己,明明是自己把前身给消除了。

换了个人,这性格可不就变了么……

改书为史

“臣兵科给事中王骥,参见殿下,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……”五月初,当唱礼声在春和殿内响起,一名身高体壮却身穿从七品官员常服的文官正在对朱高煦作揖行礼。

他的身长近六尺,官袍穿在身上鼓鼓囊囊,根本不像文臣该有的身材,反而像是武将。

“我听闻你科举时,骑射第一?”

望着长相刚毅的王骥,坐在主位的朱高煦来了兴致,起身走上前,饶有兴致的看着王骥。

作为洪武朝以后,以文官身份执掌军队并获得军功封爵的第一人,王骥的经历绝对可以用出将入相来形容。

以军事而言,面对鞑靼部的阿岱汗、朵儿只伯屡次入侵甘凉,第一次领兵的他就敢率不足三千的轻骑突袭鞑靼部阿台汗,致使阿台汗兵马几乎全歼,俘虏枢密、同知、佥院、万户、右丞、达鲁花赤等五十余人。

之后南下麓川,率明军渡过伊洛瓦底江,在伊洛瓦底江立下“石烂江枯,尔乃得渡”的石碑,并对印度东部及缅甸、暹罗等地土司、国王进行召见会盟,让诸部震怖,留下一句“自古汉人无渡金沙江者,今王师至此,真天威也”的话。

朱高煦之所以能对王骥这么了解,就是因为前世在滇西旅游时候,去到过当地祭拜他的庙宇。

麓川之役后,王骥被滇西少数民族认为是诸葛亮转世,在傈僳族、景颇族中极受崇拜,逐渐被神化,被奉为迤西、滇缅一带最大的保护神。

缅甸打洛以东的地区,只要是王骥当年驻过兵的地方,都建有三崇庙,供奉三崇神王骥。

大理地区的部分白族也将王骥奉为当地的本主,是经济复兴之神,封号“三崇建国鸡足佑民皇帝”,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举行三崇本主王骥的圣诞庙会,当地人前往三崇庙为王骥祝寿。

不过其中比较尴尬的一点是,王骥被召回,久不回归云南,并受到新皇帝冷落南京的事情传回后,居然被讹传成了新皇帝就把王骥召回,奸臣在二月初八为王骥接风的酒席上毒死了王骥。

傈僳族人认为王骥死后,阴魂上了天,成为白马将军,因此在每年二月初八刀杆节中举行“下火海上刀山”的仪式,誓以“刀山敢上、火海敢闯”的英勇气概祭奠王骥,表达抵御外侮,保家卫国的决心。

如果按照历史来推断这个讹传,那在他们眼里,估计毒死王骥的那个奸臣恐怕是于谦……

想到这里,朱高煦脸色浮现出一抹尴尬。

他自然不会觉得于谦是什么奸臣,但朱祁钰上位后,于谦他麾下那群依靠他的人确实把一些事情做的令人看不过去。

毛忠差点全家被诛,靖难旧将陈懋郁郁而终,王骥冷板凳坐了三年还不够,突然又被下令解职回家,并且还要定期入朝来以示没有反心。

弄到最后,王骥不得不以跃马吃肉,盛情于声妓的行为来自污。

不过朱祁钰和于谦会这么做,朱高煦也能理解。

毕竟就后来的情况来看,王骥的威望确实比朱祁钰和于谦的威望还要高。

夺门之变里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