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62节(1 / 2)

华夏的钟表史,得从三千多年前发明的“土圭”与“日规”这两种计时器说起。

它们让华夏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,等到了铜器时代,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,用青铜制的“漏壶”取代了“土圭”与“日规”。

等到了两汉时期,张衡又发明了世界第一架“水运浑象”,此后唐代僧人一行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“水运浑天仪”和“水运仪象台”。

北宋宰相苏颂也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,能报时打钟,它的结构已近似于钟表的结构。

至如今,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,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。

像这个太学根据古籍制作的“五轮沙漏”便采用机械结构,不仅能打钟,在他侧面还增加了标注十二时辰的木盘、指针来指示时间。

虽然不如钟表准确,但朱高煦相信凭借这个“五轮沙漏”,日后肯定能吸引到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子,进而研究出更好的机械钟表。

想到这里,朱高煦带着笑意走上了马车,而车上的亦失哈已经等待了许久。

“怎么了,外面传消息来了?”

一上马车,朱高煦就感觉到了亦失哈的不对劲,故而询问起来。

亦失哈见状便将刚才武英殿让人传来的话告诉了朱高煦,朱高煦一听也哑然失笑:“倒是忙的晕头转向了。”

拍拍脑门,他对亦失哈开口道:“你让甲班学子接下来给乙班学子讲课,这个学期的知识他们已经学了七八成,剩下的等接下来几个月我再教。”

“今日就不回小院了,回一趟东宫吧,等太子妃生产过后我再回来。”

在太学待了两个月的朱高煦总算开口要返回东宫了,这让亦失哈松了一口气。

他这段时间也看了自家殿下编撰的教材,可以说有太多违背“常识”的东西。

如果不是看自家殿下精神还算正常,他都准备去请武当山的邋遢道人张三丰来为自家殿下驱邪了。

“愣着干嘛?”

看着这发愣的亦失哈,朱高煦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。

反应过来后,亦失哈连忙点头:“奴婢这就办。”

说罢,他吩咐了一名兵卒去传消息,随后让太学门口的哨骑准备护送,亲自驾车护送朱高煦向着东宫踏上归途。

坐在车里,看着马车离开太学,朱高煦心底还有些空落落的。

在太学的这两个月给他一种特别的感觉,这里没有庙堂的勾心斗角,只有传道受业的满足感。

期间对于治国特也没有落下,因此这种从物质与精神改造大明的感觉让他异常享受。

诚然他不该传授太多有违君权神授的学识在世间,但对于他来说,他带来的这些东西如果不传播出去,那他与封建时代的其它皇帝有什么区别?

这块土地不缺皇帝,缺的是能彻底改变他的人。

何况对于朱高煦来说,太学的知识到底要多少年才能传播出去,才能影响到世人?

或许到了那一天的时候,大明早就不复存在了。

既然如此,他又有什么好保留的?

儿孙自有儿孙福,他只能管好这几十年。

朱高煦打开了车窗,看到了那群卯时出门就在田里干活,直到正午还没结束劳作的百姓,不由得感叹道:

“百年后的事情,任它自己运转去吧……”

乌斯藏都指挥使

“生了!生了!”

“是皇孙!”

七月十八,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与女医官的激动叫嚷声,身处前寝宫外坐着的朱高煦、徐皇后先后起身。

不多时,一名女官便走了出来,笑脸盈盈的对朱高煦、徐皇后作揖:

“殿下,太子妃母子平安。”

“好!”听到这话,朱高煦也松了一口气,旁边的徐皇后瞧着他不免笑着提醒道:“眼下应该先去看看琰儿。”

“是,不是母亲提醒,我还未反应过来。”朱高煦吸了一口气,把笑脸摆上后走入前寝宫中。

同时,徐皇后也跟着他走进宫中,显然也关心郭琰的身体如何。

二人走进了前寝宫里,见到了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郭琰,旁边还有一盆盆血水。

胎盘与脐带等东西已经被人清理好,因此郭琰除了脸色苍白外,整个寝宫里看不出一点生产过的痕迹。

吉林的女医官们无疑是很专业的,而朱高煦也坐在了地上,握住了郭琰的手,温声道:“感觉如何,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?”

“没有……劳殿下与娘亲关心了。”郭琰摇摇头,虽然在否认,可朱高煦与徐皇后都能看出她的虚弱。

“放心,吉林的女医官们说你和孩子都没事,你好好养身体,这几日我会在前寝宫陪你。”

朱高煦安慰着郭琰,旁边的徐皇后也刚想开口宽慰,却听到外面传来了嘈杂声。

“哪呢?!俺的孙子在哪?!”

朱棣的声音从寝宫外传来,徐皇后闻声只能无奈道:“又是这样,当初你大嫂生瞻基的时候他就这样,现在还是这样,我出去说说他。”

徐皇后说罢走出了寝宫,很快寝宫外的声音也变小了起来。

朱高煦笑了笑,看向郭琰安慰道:“生了个皇子。”

“臣妾刚才听到了,刚才也看到了。”郭琰勉强挤出笑容,随后却突然道:“就是觉得这孩子刚出生像个小老头,没殿下那么英武。”

“小孩嘛,刚出生都这样的。”朱高煦笑着开口,随后便听到了脚步声。

他往寝宫门口看向,便见到朱棣别扭的戴着口罩,抱着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走了进来。

不止是他,就连徐皇后和所有女官都被要求戴上了口罩。

孩子送到跟前之前,女官也拿来了两个口罩给朱高煦和郭琰戴上。

这个时代没有抗生素,一个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让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夭折,因此在婴儿出生后的两个月内需要格外保护,等身体强壮些后,才能接触外界的事物。

“俺为什么也要戴这东西?”

朱棣抱着自己的乖孙,很想把口罩拉下来,可还是在徐皇后的眼神下放弃了那些小动作。

朱高煦与郭琰戴好了口罩,这时朱高煦才见到了自己两世为人的第一个孩子。

额……怎么说呢,虽然有郭琰的提醒,可朱高煦却没想到这孩子能这么“丑”。

满脸的褶子不提,紫红的肤色加上肿胀的双眼,就好像个紫皮悲伤蛙。

“高煦,这孩子七斤四两,倒是比你要轻些。”

徐皇后还在笑,朱棣也逗着自家孙子,郭琰幸福看着,唯有朱高煦有些发懵。

什么激动、高兴之类的情绪已经过去,当他抱到这个孩子的时候,他脑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,就感觉像抱了一个陌生孩子一样。

“我真当爹了?”朱高煦不由自问,整个人还有点楞。

好在朱棣喜欢这孙子,看朱高煦不会抱,连忙从他怀里接过:“自己儿子都不会抱,还是得看俺。”

朱棣说着,就要抱着孙子玩,结果看到徐皇后的表情,立马就收敛了起来。

“给琰儿看看吧。”徐皇后注意力一直在郭琰身上,因此从朱棣怀里“抢走”了孙子,抱着凑到了郭琰面前。

郭琰看着自己生出来的儿子,与朱高煦的感受大差不多。

看了一会儿,旁边的女医官这才小心翼翼开口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